本报讯(记者陈建强 通讯员张轶帆)如何能更快地从互联网海量信息资源中找到符合特定需求的信息,这是网络搜索技术创新的主题。南开大学24岁的博士研究生童健聪创设的“索引缓存算法”,不仅缩短了互联网用户的搜索等待时间,而且改善了用户的搜索体验。近日,百度公司与南开大学举办了“索引缓存算法”成果交付仪式,标志着这一校企合作重大技术成果正式投入使用。
据百度公司副总裁王梦秋介绍,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每天至少要承担30亿次的搜索任务。然而在缓存处理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热搜词条的不断增多,导致一些高频搜索的内容被推挤到硬盘,延长了响应时间,给用户造成不良的应用体验。
“如果所有的被搜索对象是一个图书馆,那么我所做的就是在常看书目的区域分出了一个必看常用书目的区域,这样一来,即使是常看书目越来越多,也不用担心喜欢的几本书被推挤到书库,而其他的常看书目还是按照浏览的频率而自动排列。”童健聪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向记者解释他的成果。为了这项成果,他在6个月里试验了8种方案,还专门到百度实习了3个月。“学校的实验室和真实的网络系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在实验室中我只要把自己的项目做好就行了,到了百度之后我了解到,一次看似简单的搜索,需要多达数十个步骤才能完成。我所做的这项优化技术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必须要与其他步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于周围人“24岁时影响了中国亿万网民”的赞誉,童健聪实话实说:“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居然可以为亿万网民服务,确实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