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1日 星期六

    本报“关注国企系列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21日   01 版)

        本报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陈恒、冯蕾)4月17日、18日、19日,本报以3个专版的形式推出《国企怎么样》、《国企怎么了》、《国企怎么办》3组报道,同时配发《国企的价值》、《国企的困惑》、《国企的未来》3篇评论文章及专访。报道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一些读者和网友表示,本报相关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人们对国企的误解,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公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了坚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认识。

        4月17日,本报第一篇《国企怎么样》推出当日,互联网上此组报道的相关信息就突破百万,不少网站将其放在首页突出位置。随着连续报道的刊出,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和讯等多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门户网站,都对这7篇报道进行了转载。一些网络媒体作出呼应,展开了如何理性看待国企、探讨国企改革与未来的讨论。

        在人民网理论频道“经济观察”栏目,本报的国企系列报道一度占据了9个头条位置中的7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更是将7篇报道和评论放在了“本期关注”的突出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光明网将“关注国企系列报道”放在首页头条位置,并为其作出专题页面,供网友讨论。

        光明网一位北京网友在读完《国企的未来》后留言,国企未来的改革要充分吸取一些国家私有化引发财产争夺战进而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教训。我国必须坚持符合中国实际的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必须严防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在微博上关于国企的讨论也十分热烈。网友闽南之哥表示,说句实在话,国有企业大多数都是依法纳税大户,有了他们,财政收入才有保证。网友解甲为民表示,垄断与所有制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不容私有,否则中国特色将不复存在。公有制跟社会发展其实并不矛盾,一个先进的体制反而需要先进的管理和配套政策来保驾护航。新浪网友他六爷对社会上的一些言论表示不满。他认为,做大做强的国企,交税交利润的国企,承担社会责任最多的国企,就因为是企业龙头,就被以垄断的罪名瓜分,有点可笑!国企私有化不可能惠及普通百姓。

        中交集团员工米金升致电本报编辑部表示,国企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值得赞颂的曲折奋斗史,肯定不会也不能被一些断章取义的“理论”全盘否定。光明日报最近采写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系列报道,摆事实、讲道理,科学系统回答了国有企业的价值追求、发展改革路径等重大问题,有力地回应了当前颇为流行的“国企低效”、“全盘私有化”等似是而非的怪论,对“国企垄断”、“国进民退”等观点进行了剖析,很好地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

        中国建材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系列报道使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了国企实现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十分鼓舞人心。中国建材集团有信心、有决心继续做好国有企业,并在带动民营等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湖南省长沙市一位网友表示,报道非常好,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非常时代,凡大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只要不滥用垄断地位,充分体现全民利益,国企并没什么不好。不能把国企都等同于垄断企业,要理性客观地评价国企。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张晨表示,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未来,一方面要坚决抵制被证明是“毒药”的华盛顿共识,戳穿“私有化神话”。另一方面,需要国有企业和国资管理的全面制度创新,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企业、人民的企业,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