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6日 星期一

    学雷锋,一生不变的承诺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26日   11 版)

        河南省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团长  宋清梅

        我和雷锋同年入伍,同在一个团当兵。1962年2月19日,又和雷锋一起参加了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恰好住在同一个房间。9天的朝夕相处,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会议结束时,雷锋亲笔给我题写赠言:“亲爱的宋清梅同志,送你几句话: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雷锋的赠言写在我的日记本上,但勉励的话语字字铭刻在我的心里。此后,我坚持像雷锋那样学习、工作,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从战士一直干到“雷锋团”团长。

        “走进来学雷锋,走出去做雷锋”是团里几十年不变的“团规”,我们历任团领导都用这个“团规”教育官兵、鞭策自己。1985年底,我从团长岗位转业,看到回乡的战友始终牢记“团规”,自发成立了许多“学雷锋小组”、“学雷锋服务队”,经常开展学雷锋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内心感到非常欣慰。为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群体辐射效应,我产生了成立“编外雷锋团”的想法,主动与老团队汇报沟通,团党委非常重视和支持,还提出了详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1997年4月,经邓州市委、市政府研究批准,我们560名雷锋的战友组成“编外雷锋团”,团部设在市人武部,由我任团长,原团政治处主任姚德奇同志任政委。目前,已经发展到4500多人,还有上万名群众申请参加。

        我们这批战友大多和雷锋有过亲密接触,有的和雷锋一个连队,有的和雷锋住上下铺,有的和雷锋一起站过岗、一同施过工,都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雷锋战友这个光荣称呼,都像雷锋那样听党话、跟党走。我转业分到邓州市文明办任副主任,很多亲属劝我:“你是‘雷锋团’团长,却安排个副科级,赶快找找领导,咋说也能给个高点的职务。”对此,我一笑了之,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多年。老战友丁士豪复员后先后在县磷肥厂、白酒厂工作,在哪都是劳动模范。1997年,58岁的老丁和两个女儿同时下岗,他体谅政府的难处,不等不靠不找,主动带领全家到农村承包了10亩荒地。有人不理解:“老丁,你是为国家出了力的人。现在厂子倒闭了,你的工作也丢了,你也太亏了!”他哈哈一乐:“自从成为雷锋的战友,脑子里再也没有‘吃亏’两个字。”

        我的这些战友们在部队时,都亲耳聆听过雷锋作报告,都亲眼见证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助人为乐的品德,在我们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大家返乡后,不仅带头学雷锋、做雷锋,而且深入到机关学校、厂矿社区、田间地头宣讲雷锋,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一次,我带着5名成员应邀到成都作报告,很多单位听说后纷纷找来。我们上午讲、下午讲,晚上也讲,连续讲了十几场,当时我的嗓子都讲哑了。听报告的同志都很感动,他们在赠送的锦旗上写着:继传统,掏红心,谱写园丁曲;学雷锋,洒汗水,当好育花人。十几年来,“编外雷锋团”宣传雷锋的足迹遍布8个省45个县市区,大张旗鼓地组织大家唱雷锋歌曲,讲雷锋故事,打雷锋标语,用我们的激情感染大家弘扬新风正气。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