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片上映,依据观影时段、观影人群、购票渠道等因素,票价的差别可不小——可以高至首映当晚的百元以上,也可以低到团购的二三十元;如果愿意周二观影,还能比买正价票省上一半的钱。那么,电影票价的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告诉记者,一张从影院售出的电影票,不论票价高低,进入分账环节后,须首先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分别缴纳电影票房的3.3%和5%作为营业税和电影专项资金。以一张普通时段的2D电影票为例,进入票房分账环节的70元里,付2.31元营业税,交3.5元电影专项资金,剩下的64.19元是影院和片方的。
对于一般的国产电影而言,电影院与电影制作发行方的分账比例大致为对半,像《金陵十三钗》等贺岁大片,比例会稍有调整。也就是说,进入分账环节的64.19元,影院分得一半也就是32.095元,另一半归了发行方。
2011年,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下发《关于促进电影制片发行上映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依据其中“影院年度地产租金原则上不超过年度票房的15%”的建议表述,以票房15%计算租金,那么70元里有10.5元是房租,约占影院分账份额32.095元的32.7%。除去10.5元房租,目前还剩下21.595元,扣除用于支付影院的水电费、人工费、日常维护费等成本,大致为10%到20%之间,剩下的就是影院的盈利。
至于售价极低的团购网站,一般不参与影院的票房分账,而是依靠几元钱的加价盈利。如团购网站加价3元售出一张28元的团购票,剩下的25元就进入了票房分账环节。不少影院为聚拢人气提高上座率而积极与团购网站合作,甚至不惜以低于合同最低票价的价格开团,自己补足差价。
“首都电影院并没有发展团购业务。”于超说,“票价定得虚高,团购价格低,让观众觉得影院的利润空间非常大,其实这样的影院心里很清楚自己的维护成本、每年要往里贴补多少。”他表示,由于首影自身容量仅有2000座,如果开展团购,则算上硬件的折旧,实际上是亏本的。“从成本收益角度而言,团购对于我们并没有什么竞争力。”
于超表示,虽然电影票价的制定并不围绕是否推出新片,但他们会根据受众人群进行价格的杠杆调节,“首都电影院地处西单,这里年轻人比较多,而冷门的上午时段上年纪的观众比例高一些,所以下午1点以前相对优惠,遇上情人节、平安夜午夜连映场,两张正价票可以看四部左右。”
那么,近日业内人士热议20元、30元电影票究竟可不可行?于超肯定地表示:“可行。这两年银幕数增加迅速,如果刨去3D电影,票价总体下降,这是行业普遍现象,票价下降其实是一个大趋势。”
今年春节期间,首都电影院曾推出特殊的2元电影票。于超表示这是由首都影院联盟倡导的全市范围的一项文化惠民活动,“上映影片都是复映的旧片,一场下来收入只有200元,必须依靠政府投入支持。”
“每个影院有自己固定的优惠时段,优惠幅度也不同,关系到影院的整体票价体系。”于超说,观众基本可以接受目前比较成熟的票价体系,“这也是我们没有尝试过大幅调整票价的原因。”(本报记者 邱 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