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星期二

    十八年在沙丘上种活338万株树

    陶凤娇个人绿色贡献率占全县36%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11版)

        本报海口3月12日电(记者魏月蘅、王晓樱)她不是知识女性,但她憧憬绿是海南的生命线;她失去丈夫,但她深知一个妻子一位母亲应尽的责任。她叫陶凤娇,是昌江县昌化镇的农民。日前,在海南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表彰庆祝大会上,所有的人把目光和掌声都投给了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18年的艰辛,打破了中外专家的断言。昌化镇本是个渔村,守着美丽的棋子湾,然而每年的台风季节,这里便风沙肆虐。上个世纪80年代,省有关部门请来许多中外专家,研究怎样在沙丘上种植绿色“屏障”,但得到的结论是无法办到。年年造林不见林,陶凤娇当村支书的哥哥对她哀叹。一次偶然的机会,陶凤娇发现偶然成活的几棵木麻黄旁边长出很多野菠萝。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先种野菠萝,以固定流沙,再种木麻黄,果然成功了!她对哥哥说:“我不卖鱼了,改种树!”从此,她扔下每天能挣百八十元的卖鱼生计,承担了种一棵树得七毛钱,每月才120元收入的责任。

        18年的坚守,吃尽了苦头。棋子湾畔的沙丘有两万多亩,靠陶凤娇一个人种树几辈子也种不完。她先是发动了50多个同村姐妹一起种。棋子湾没有淡水源,陶凤娇她们只得在5公里外的水源地育苗。2月份育苗还不算太累,7月份运苗种苗可就费劲了。没有公路,肩挑手提,沙丘地上只能赤脚,足有60摄氏度的滚烫沙子把双脚烫出一串串血泡。肩上的一筐树苗超过130斤。不到20天,就有30来个姐妹打退堂鼓。陶凤娇咬牙坚持,直到种下第一批木麻黄树苗。眼看着绿树成荫了,谁想灾难降临了。陶凤娇的丈夫意外身亡,当时她24岁,大儿子5岁,小儿子3岁。从此,在从育苗地经过沙丘艰难行走的路上,多了两个拽着妈妈扁担的小男孩。为了护林,陶凤娇干脆在沙丘上“安营扎寨”。每年除了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三回家一下,其余时间她领着孩子就是在沙丘棚子里过。因为这种条件,两个儿子小学未毕业就帮着妈妈种树,护树,靠着微薄的收入娘仨顽强地生活着。

        18年的艰辛,撑起了一片绿。如今的棋子湾,两万亩荒芜的沙丘上筑起了既阿娜多姿又威伟雄壮的海防林。总共338万株木麻黄,倾注了陶凤娇和她二十来位姐妹们18年的心血。这样算起来,她们平均每天要种600多株树。昌江县委在表彰陶凤娇时宣布: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个人对全县绿化贡献率占全县的36%。

        2008年,是陶凤娇获得殊荣最多的一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绿化状元,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海南省杰出女性等。

        眼下,棋子湾因为有了这片绿,成为昌江县著名景点,几家大企业正在这里打造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度假胜地。而今年53岁的陶凤娇心思依然很重,她爱这片林胜过爱自己的儿孙,每天早上六点钟,她都要从家里出发,走上一小时,来到林子里看看,她生怕有人毁林,要知道这里倾注了她18年的心血,她的生命早已融入其中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