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星期二

    主题访谈·保护儿童身心健康

    给留守儿童一个“乐和之家”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06版)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关爱留守儿童”,“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说,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部分留守儿童面临着突出的生存发展问题。为此,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通过“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村社互助、社工服务”四位一体模式,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难题。

        “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并不是经济上的贫困。对留守儿童最大的关爱,就是陪着他们一起成长。”郑向东代表说,在县委县政府统筹和督导下,巫溪县地处秦巴山脉纵深贫困带的各乡村,已经与一些社会团体共建起关爱留守儿童的“乐和之家”。具体做法是,由村民组成的乐和互助会,负责组织娃娃团并安排邻家的妈妈和留守儿童结对子;由社工对娃娃团提供课后教育和组织活动,并帮助爱心爸妈拓展生计市场;由村支两委负责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服务。现在,乐和联席会已经成为大家分工协作关爱留守儿童的平台,乐和大院也成了孩子和爱心爸妈们的活动空间。目前,巫溪县已有上千名留守儿童在这种像家一样的社会管理机制中受到关爱,收到了“生活安全、身体健康、学习努力、精神充实”的成效。

        郑向东代表认为,形成四位一体的关爱留守儿童管理模式,首先要从国家层面促使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视,让留守儿童关爱项目成为政府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关爱留守儿童列入基层政府新农村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考评体系。同时,还应尽快建立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引导实现村社互助和留守儿童的自立与互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公益组织参与。

        “今天的留守儿童可能就是农村未来的主人。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郑向东代表说。

        本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