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星期二

    代表委员手记

    时代赋予文化更多重任

    作者:聂震宁(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05版)

        我自2003年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以来,特别是担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以来,眼见得文化问题一年年热起来。十一届五次全国政协会议名列第2号的提案就是关于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提案。我所在的新闻出版界别,委员们各自提出或联署提交了一批提案,大都是关涉文化改革发展中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据了解,关涉文化的提案并不都出自于文学艺术、新闻出版、教育、科技等界别,各界别都有关于文化问题的提案。

        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宏伟战略目标的感召下,关于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法制文化、生态文化、金融文化、和谐文化、农业文化、城市文化、教育文化、科技文化、企业文化等专题研究几乎都成了重点科研课题。同样,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倡导和精神面貌塑造,也是事关国家民族的重大问题,理应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文化至少具有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显性的,包括文化的物质形态和产品生产、传播、服务方式;第二层则是隐性的,包括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向心力。两个层面紧密相联,互为表里。我们说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往往会以文化物质形态的改善和产品生产、传播、服务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这是理所当然的。社会文化建设首先要担当起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任务。但文化建设不能止于此。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同样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还要担当起社会发展进程中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行为方式的塑造、确立、完善和发展的任务。这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高层次要求,是文化对时代、对社会精神更多的担当。

        切勿以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只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乃是关涉全民族精神生活方式的大事情,文化理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更多重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