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长伍中信委员
净化“道德天空”
在过去一年里,随着一些与道德、诚信相关的事件在社会上发生,大学校园里也随之展开了一场“守护道德”的热烈讨论。这让伍中信感到:一方面,大学生崇尚道德、向往善良的总体精神追求是十分强烈的;但另一方面,作为心智尚处于成长阶段的群体,他们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伍中信指出,今天大学生道德养成,必须多管齐下:要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去感染人、教化人、引导人;要挖掘并树立大学生自己的“道德之星”;要改进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手段,增加更多时代感强、感染力强的内容;要通过实践活动、人文教育熏陶感召,营造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王斯敏采访整理)
甘肃省酒泉市第六中学副校长贾迎春代表
提高班主任待遇
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系统的代表,贾迎春的关注点自然离不开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贾迎春说,近年来,国家在加大西部教育事业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让她这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心生温暖。但限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西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教育经费紧缺、教学设施配备不足的问题。但她对解决这些问题很有信心,“这两年我们甘肃的寄宿制学校冬季取暖问题,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我今年最想建议的,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主任待遇的问题。”贾迎春认为,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工作辛苦,责任重。如果能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奖励津贴,充分体现劳动价值,调动积极性,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能力,将有很大意义。
(本报记者甄澄采访整理)
西昌学院法学教授王明雯代表
关注刑诉法、民诉法
王明雯在以往的调研中,深切地感受到法官们对于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给予高度关注与殷切期望。王明雯说,“之前,我专门去一些中级人民法院调研,收获非常大。其中,关于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等问题,我听到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关于民诉法修改,针对‘标的额人民币五千元以下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的规定,我也听到了很多不同意见,其中包括这样的规定是否太过严格,会不会导致恶意诉讼。为此,我将把这些关注与期望带到大会上,向立法机关反映。”
(本报记者王逸吟采访整理)
国务院参事马力代表
提升职业教育高度
作为长期致力于研究人口问题的专家,马力认为进一步延长人口红利期,我国必须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今年两会期间她将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马力认为,当前我国应该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充分发挥人口红利,变人力资源大国为人力资本强国,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她建议,要改变政策指导思路,将职业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要强化行业、产业引导作用,将职业教育发展与国家中长期战略产业规划发展全面对接。 (本报记者赵达采访整理)
山西农业大学校长董常生代表
农民培训要有针对性
“我在一个山区的村庄调研时发现,这里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一半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劳动力中只有一人有高中文化,其余多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董常生说,教育资源、就业报酬、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导致了直接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在减少,而现在的农民培训未能与当地产业发展导向紧密结合,收效甚微。董常生建议,各级政府要面向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统筹培训资源,制定培训计划。同时,要根据各地农民、农村、农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培训内容,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开展培训。
(本报记者邢兆远、李建斌采访整理)
郑州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室主任王立东委员
期待高质量村医
作为一名从事食道癌防治研究20多年的医学工作者,王立东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走乡串户搞调研中度过的。“每次调研,我都是带着政协委员的职责去,我特别关注农村医疗卫生发展遇到的问题与瓶颈。”王立东说。
他在很多地方看到,乡镇一级卫生院所的硬件逐年改善,但很多村民仍习惯在家门口看“小病”,农村地区医疗的“网底”因此落在村医身上。这些村医普遍年龄老化、缺少专业训练,难以适应如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为此,他发出呼吁: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卫生人才的扶持力度,完善村医培养和管理长效机制,给基础较薄弱的老村医们提供更多进修机会,提高其工资待遇;另一方面,应探索激励机制,把接受过专业医疗训练的青年吸引到农村,加快建立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本报记者王斯敏采访整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委员
发挥科技社团作用
王玉庆发现环境社团在社团中的比例较高,他想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他说,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接触到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社团,这些社团应该而且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他认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要是通过承接政府委托的业务和转移的职能来实现。他建议,“十二五”期间,重点对具有业务能力和经验、挂靠单位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学会,加大职能或业务转移和委托的力度,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全国性学会参与社会管理。
(本报记者李可采访整理)
安徽农业大学张自立委员
老年护理应专业
张自立在去年的政协工作调研中,感觉老年护理问题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他说,社会的老龄化需要积极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培养一批掌握老年护理、老年心理、老年病的康复与保健等知识的专业护理人员。他建议,政府部门应积极承担发展老年护理事业的责任,将加快发展老年护理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中专、职业学校增设老人家政、护理专业;医学院校及卫护校在完成专业目标培养的同时,应增设养老护理的培训内容,将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捆绑,这样既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也增强了养老护理队伍的建设。
(本报记者李可采访整理)
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委员
社会管理要创新
宋林飞还是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他一直关注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在他看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是社会学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他指出,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社会矛盾与问题增多,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置与有效预防,就有演化为某种社会危机的风险。政府必须有作为、早作为、善作为,抓住突出的社会矛盾,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他建议,政府部门要法制管理和柔性管理手段并重,将社会矛盾化解与风险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同时不断扩大社会参与;社会管理不仅要看短期即时效果,还要看中长期效果;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不断优化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本报记者李可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