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3日 星期六

    热点民生

    新医改奋力渡“深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3日 06版)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富强村合作医疗定点卫生室医务人员(右一)为群众讲解新农合医疗“一卡通”的使用方法。新华社发
    安徽代表团朱慧秋代表(左)和余敏辉代表在驻地讨论议案。
    本报记者 刘新武摄
    在北京友谊宾馆,会务组专门为全国政协委员设置了报刊组,为委员们读书看报提供了方便。
    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
    图表制作:郭红松

        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区别于上一轮医改,人们将此次医改称为“新医改”。

        对于上一轮医改,人们有过许多抱怨与批评,主要在于其将医院推向了“市场”。然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委员认为,医院并没有真正“市场化”过,根本问题在于当医疗保险体系没有建立并完善的情况下,单方面进行了医院体制改革,而忽视了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这双驾马车协调同步推进的问题。

        新医改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虽然它还须落实、补充、完善,却将今后的改革引上了正确的方向。

        故事一

        低保对象胡长珍前不久因肾病住进医院,出院时全部就诊费用近14700元,而她只支付了360余元,因为除去医保报销9000多元外,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又为她现场支付了5300多元的医疗费。

        从2011年8月起,安徽省铜陵市全面推行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了医疗费用报销、救助零时限。

     郑功成代表:医保网连接13亿居民

        来自国务院医改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我国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总参保人数,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文指出:“中国医改正以悄无声息的方式将医保网与中国13亿居民连接起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代表认为,我国医疗保障的普惠性、公平性在明显增强,但现阶段确实到了应该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加大解决重点人群参保问题力度的时候了。“这是我国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攻坚战,牵涉的不只是医保制度自身,还涉及体制、机制等问题。”

        统筹层次低、转移接续难、重复参保……同样,“碎片化”也成为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突出问题。郑功成提出:“要尽快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并轨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条件成熟后再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为一元化的全民医疗保险。同时,提高基本医保的统筹层次,基本实现省级统筹。”

        故事二

        在卫生服务中心,因心梗发作住院的黄涛说“口服药、输液、床位费再加上护理费,一天百十来块钱,经济上承受得起,治疗也方便。”2011年5月,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逐步实现了网上集中采购和配送。“药价确实比以前自行进药时降了不少。虽然药品收入有所下降,但我们拥有了更多患者,医护人员也有了工作积极性。”中心主任董砚奉强调。

     陈竺委员:根除以药补医“毒瘤”

        “如果要问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最需要革除的机制性弊病是什么?我想多数人的回答是:以药补医。”卫生部部长陈竺委员毫不讳言。

        破除“以药补医”,关键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自2009年8月国家发布基本药物目录以来,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实现了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群众用药负担减轻了,基层医务人员用药行为也逐步得到了规范。按项目付费制度和“以药补医”结合在一起,是导致大处方、滥检查的根源,被陈竺称为“一根毒藤上的两个瘤”。为此,他提出,要把临床路径与支付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做好费用测算等基础性工作,确保支付制度改革与取消“以药补医”同步推进。“随着我国基本医保制度实现全覆盖,支付制度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卫生行政部门要率先推进新农合的支付制度改革,同时与医保、物价等部门协调,确定适应不同层次医疗机构、不同类型服务的支付方式,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

        故事三

        一天晚上,朱德多突然高烧不退,在城北区中医院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心肌炎待查后,被立即转往西宁市第二总医院。由于第二总医院与下属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建立了双向转诊机制,所以待朱德多转过来时,病床已经安排好,而且不需要重新挂号,也不必重复做检查。

     吴明委员:公立医院改革啃“硬骨头”

        由于集各种矛盾和问题于一身,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终端的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医改最难啃的“硬骨头”。

        去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委员带领的课题组对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服务体系、医院运行机制和改善医院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推进较快,但宏观层面的相关改革只是刚刚起步。

        公立医院改革必须面对一系列棘手的难题,包括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等。吴明委员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根本上讲还是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方面的改革,它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等其他方面的改革。

        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词之一,“管办分开”旨在强化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举办责任和监管责任。但到底由哪个政府部门履行办医职能,目前仍存在争论,在实践中也有不同做法。“在我国,缺乏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协调及合作机制。

        此外,只‘治事’、管不了人(院长),监管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管、办职能分属不同政府部门,是否会出现新的部门间扯皮、政府管理力量内耗的问题?”因此,吴明强调,办医院的职能到底由哪个政府部门来履行,需要考虑中国的国情,要看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诚如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代表所言,虽然新医改实施近三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当前,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难点问题集中显现,但我们对如何破解难题、走出‘深水区’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本报记者 张 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