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2日 星期五

    立足传统 独出新意

    李晓萍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02日   12 版)
    流金岁月(中国画)王春立

        画家、美术理论家王春立先生,早年从事版画创作,得到了版画大家李桦、古元、彦涵诸先生亲切指导。他所创作的《绿阴深处》、《夏》、《春光无限好》等以北京园林、城市生活、农业生产为题材的黑白版画,节奏明快,刀法统一而多变,洋溢着激昂的生活情趣,显现了时代的风采。80年代中期,在李桦先生提倡下,作为8位发起人之一,王春立参与创办了中国版画藏书票研究会。该会的成立,在全国持续掀起了藏书票的创作热潮。王春立的藏书票作品,孕育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颇具汉唐气象。他创作的版画和藏书票,曾分别参加了《第四届埃及世界版画三年展》、《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等国内外许多重要展览。

        他认为,所谓“风格”,即“独创性”。指作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时,采用了独特的表现语言,创作出了新颖的美学样式。这种美学样式,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性。唯有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才能更好地展现作者心灵的幽韵,才能在作品中迸发出磅礴的生命力。

        近10多年来,他画了一批被新闻界称之为“梦荷”的系列。“荷花”,正如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中空且直”,“出污泥而不染”。代表着高尚的品格。因而数千年来先人们喜欢荷花,爱画荷花——今人也不例外。但艺术家是“独行侠”,他在攀登艺术高峰时,要在前人开辟的大道上,走出自己的路。即使选用这样的传统题材,也要别出心裁,时表新異。有些画家常以师承某某名家法度为荣,被宗师画风所囿,不断近亲繁殖,跳不出圈子半步,虚耗年华,实在可惜。

        王春立认为,美术创作必须立足传统,弘扬传统。丢掉文化传统,就等于折断了民族脊梁,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蜕变为无本之木。因而,他主张今日的美术创作,要“老树发新枝”。他认为,近百年西方美术在构成、色彩等方面所展现的科学理性精神,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创作活动,与对中西美术的比较分析,同时进行。

        在创作实践的同时,作为美术理论家的王春立,从中外文化发展史、文化交流史、美学发展史入手,提出了新的美学命题。他的学术观点,具有批判性,实践性,针对性。近10年,他以《挺直民族脊梁》为总题目,连续发表了《关于中国画现代化的思考》、《永远开放的中国美术》、《中国美术的时代品格》、《熔铸大美 振奋民魂》四篇相关的论文。从宏观上系统地论证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而不能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在美术界,首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美术现代化,只有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这一美学命题。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通过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所形成的。它是增强民族团结、强化全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只有体现民族精神﹑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民族特色,中华文化就不能立足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林。凡国势上升时期,文艺作品的主流必定气势雄强、洋溢着硕大、磅礴、激扬的民族伟力,显示着恢弘、活跃的时代精神。在当前,文艺创作应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出时代的呐喊。

        王春立避开市井的鼓噪,在历史与现实的文化长河中穿行,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清醒地民族文化安全意识,廓清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他认为,做学术,不能从资料到资料,而是要从人们熟知的资料中,以新的研究方式,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以推动学术发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