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集历史人文纪录片《新华社传奇》,是由新华社音视频部摄制的新华社建社80周年献礼片,每集30分钟,以历史年代为脉络,系统地回顾了新华社80年与党和国家风雨同行的不凡历程。全片将新华社的历史放在党史和国史的宏大背景中,充分表现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新华社,以及在重要历史时期,新华社对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我们选取了该片第三集《筚路蓝缕》的部分解说词,寻着文字的足迹,让我们一起感受战争年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峥嵘岁月。
从六十多年前的收报机里,我们很难再听见历史的声音了。冰冷的机器曾经传出的,是二十世纪世界东方最沸腾人心的话题——抗战。在九曲黄河的深处,有这样一个坐标,稳稳地扎根在一代国人的精神记忆中。翻开1937年以后的中国历史,这是无论是谁,都不能跳过去的页码。这里,是延安。从这里发出的微弱讯号,曾经让整个世界肃然聆听。光阴的刻度,又怎能去丈量一个世纪的风卷云涌呢?
镜头里的这排窑洞就是抗战时期新华社的编辑部旧址。1938年3月,在漫天的敌机轰炸声中,新华社从延安城内迁到清凉山,与原驻这里的《解放》周刊,中央印刷厂在一起。这座山,因此后来被人们称作“新闻山”。如今,山体上刻着陈毅当年的诗句:“试问九洲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在这样微弱的油灯下,新华社的报务员,记录下全国各地惊心动魄的战报。也是在这样晦暗的长夜中,毛泽东写出了他指导抗日战争战略的雄文——《论持久战》。举国一片的悲观论调中,毛泽东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总方针,文章连同中共中央一系列文件和声明由新华社播发以后,迅速引起了外界的强烈反响,认为日军不可战胜的声音,日渐衰微。
照片上这个英俊的男人,叫张自忠。即使是七十年前粗劣的照相技术,也不能掩去张自忠英武逼人的军人气质。1940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向宜昌发动进攻,张自忠壮烈阵亡。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所有牺牲者中,军衔最高的军官。张自忠的死,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强烈震荡。重庆国民政府为其举行隆重葬礼。中国共产党也在延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为其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新华社及时播发了延安各界追悼大会和毛泽东挽词的消息。用当时一位外国记者的话说,延安,不过是陕西一块穷乡僻壤中普通的中国城镇。然而,这座古塔却成为照亮无数人们信念的灯塔。
对于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来说,一个世纪以来被蚕食被殖民的苦难与屈辱,已经把一个民族逼向绝境。此时,一个坚决抗战的声音从延安发出,通过地下电台和进步报纸,在大后方和沦陷区秘密传开了。延安,成了年轻人心中最革命的标志。一位叫做海稜的年轻人以成都《新民报》战地记者的公开身份,踏上了前往陕北的长途汽车。他写道,“山河破碎待收拾,有志男儿岂苟生?”黄浦江畔,日本华侨丁拓回到了烽烟四起的祖国。国难当头,他放弃了赴英留学的机会,辞别双亲,直奔延安抗日救国。
在那个国家积弱受辱的年代,无数慷慨忧愤的人们为正义所召唤,穿过国民党的重重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只为一个共同的理由——抗战。到了延安,漫山遍野的歌声让海稜震惊了,和国统区的氛围截然不同,在这里,他听见人们发自肺腑的自由呐喊,响彻山河。这群人,成为后来延安岁月中新华社发挥抗战使命的中流砥柱。为了让祖国不再忧伤,他们,献出了最美丽的青春。
今天的人们恐怕难以揣测,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就是从这些窑洞里起始的。即使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艰苦也无法想象。1943年秋天,一位叫艾金森的美国评论家到新华社参观。在清凉山上,他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现代化设备,他所见的,只是土窑洞里原始的收报机,和在窑洞外阳光下收摘自种粮食的人们,他很惊异。在电务科一孔窑洞里,他问一位正在摇马达的青年:“生活这么艰苦,是什么原因使你们能这样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呢?”回答,好像是不经思索的:“革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又问:“为什么你们有信心打败日本侵略者呢?”回答是:“真理正义在我们这边。”临别时,艾金森告诉社长博古:“我发现,你们的青年都是有信心,有崇高理想的人。这就是你们取得胜利的根本。”
苍莽的山河间,一个民族为了正义和自由,用热血之躯抵抗着毫无人性的战争机器。他们用生命匆匆写就的,是中国史,也正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画中这个低眉不语的年轻女人,是许多年来黄继佑对母亲唯一的印象。朴素的八路军军装,难掩她柔美的气质。只有腰间的枪套,透露出一丝战场的肃杀。1942年,就在新华社的记者们奋笔疾书,撰写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殉国的消息时,与八路军总部一起行动的《新华日报》华北版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共有57人也殉难于这次残酷的大扫荡,其中包括这个端庄秀美的女人——黄君珏。
许多年后,黄君珏唯一的照片在动荡年代中失而复得,使得我们有幸一睹新华社这对战地夫妻的容颜。黄君珏与丈夫王默磬相识于上海,和许多战争年代的恋人一样,他们以共同的信仰郑重盟誓,在烽火中奔赴抗日战场。黄继佑说,母亲离开长沙的时候,给外婆买了一个小闹钟,让她看时间留作纪念。母亲跪在我外婆的身前,说忠孝不能两全,女儿要北上去打日本去了,希望母亲你能保重。时光似乎在这里凝固了。几十年后,黄继佑重新回到母亲牺牲的太行山麓,这里的大山也曾听到过他出生时的啼哭。他更无法想象,如今一脉青黛的太行山,曾经见证着一个刚烈的故事。那天,黄君珏和两位女同志隐蔽在辽县的一个山洞里,被日军包围。从清晨到傍晚,敌人点燃的浓烟弥漫了整个山洞。危急关头,黄君珏冲出洞口,举枪打死了两个敌人,然后飞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这一天是1942年6月2日,这一年,这个美丽的女人整整30岁。而她的儿子黄继佑,此时正在襁褓之中。王默磬当时正身负重伤,也藏在附近。重伤的丈夫,借着火光,心痛欲裂地目睹了这一幕。他强忍伤痛,给岳父写下了一封信,这封字字含血带泪的家书,记述了妻子殉难的过程。信中最后说:吾岳有不朽之女儿,婿获贞烈之妻,慨属民族之无上光荣!这封来自新华社的信件,曾被国民党中央社和大后方许多报刊在消息中广泛刊发,重庆《新华日报》写下评论:中华民族有这样坚贞不屈英勇赴难的儿女,日本强盗永远征服不了中国。
今天,振聋发聩的寂静,依然回荡在山河深处。年迈的儿子,终于理解了母亲沉默的情怀。
我的歌呵,
是粗糙的,
而且没有光辉。
也许吧,
我的歌声明天不幸停止,
我的生命,
被敌人撕碎,
然而,
我的血肉呵,
它将化作芬芳的花朵,
开在你的路上。(新华社抗战烈士陈辉的诗《献诗——为伊甸园而歌》)
(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传奇》摄制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