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⑤

    “拿回产品的定价权”

    ——好事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新春见闻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8日   02 版)

        又一台电壁炉下线了!炉内通红的木炭、跳跃的火苗是如此逼真,即使置身在冬日的车间,你也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浓浓暖意。“这个火焰系统是我们公司开发的专利,别小看它,一年就能给我们公司在海外创造数百万美元的效益哩。”好事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吕仲琦董事长向记者介绍道。

        正月时节,好事达公司的车间里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公司初九就开工了。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5月份了,不抓紧不行啊。”负责生产管理的宋增枝副总这样说。

        据公司财务总监刘雅斌告诉记者,好事达家具去年的销售收入是5亿多元,其中外贸占了75%,公司已是福建家具业的龙头企业,好事达也成了中国快速组装DIY家具的知名品牌。记者注意到,公司成立于2001年,当时年销售收入只有几百万元。10年时间业绩增长100多倍,这让许多从事外贸业务的国内同行羡叹有加。

        “好事达成长的故事其实就是拿回产品定价权的故事。”吕仲琦董事长这样概括道。据他介绍,企业成立之初,也是和许多外贸企业一样做代工。中间商提供产品设计,公司依葫芦画瓢、精打细磨做好产品,然后又交给中间商推向市场,公司能赚取的代工费微乎其微。吕仲琦介绍说,为了夺回定价权,公司咬牙从2006年开始转型,自己搞设计,自己找市场,抛开了中间商这个“保姆”。当年,企业的销售收入就达1.7亿元,“定价权”的威力初显。

        “对外贸企业来说,市场要打得下,还要守得住。”吕仲琦告诉记者,几年前的一次竞标让公司团队有了这样的顿悟。当时,好事达和几家国内的外贸企业一起竞标新西兰的一份合同,因为价格和产品优势,好事达胜利。不料此时,某企业突然提出再降五个点,让好事达面临两难境地。“最后,公司团队决定退出这种自虐式的竞争。这也让公司醒悟到,低价不是王道,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差异化产品,就是别人做不来的产品。”此后,好事达走上了品牌之路,相继成立了工业设计部和产品部,并高薪聘请美国设计师加盟。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内外专利145项,每个产品都打下了自己知识产权的印记。

        如今的好事达,市场遍布欧美、日本等地,主要销售对象为世界零售业巨头、大型连锁超市。“公司现在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国外知名家具企业。为了了解国际市场、掌握业界动态,我们每年都要到国外看展、参展。”公司的国际营销副总裁薛晓艳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外翠丰等零售业巨头的卖场里,好事达家居和意大利的著名家居往往比肩并列,只是价格稍稍低一些。“将来,我们的家具在价格上也一定会与它们平起平坐的。”薛晓艳信心满满地说。

        定价权的故事,精彩还将继续!

        (本报福州2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