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江苏仪征

    “五大员”机制化解涉农难题

    张宽明 王玉飞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8日   07 版)
    法官们深入到田间与老百姓了解土地情况。玉飞摄

        2010年,张澎刚当江苏省仪征市法院院长时,一打开法院局域网,“农”字就跳入眼帘:一批执行“骨头案”,近90%属涉农案件;7起进京赴宁上访案件100%属涉农案件;威胁法官人身安全5起突发事件,均来自农村当事人!

        涉农纠纷逐年增多

        江苏省仪征市法院的干警说:“涉农纠纷一是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中产生的纠纷多;二是规划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拆迁引发的纠纷多;三是民营企业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等引发的纠纷尖锐复杂;四是民间借贷纠纷迅猛上升;五是婚姻、财产、损害赔偿等纠纷多;六是涉农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处于高位;七是涉农执行案件执行难。”

        仪征法院“一班人”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必须把握好服务“三农”工作的着力点,在管理创新上下工夫,及时满足农民新的司法需求。

        尝试设立“五大员”

        围绕如何化解涉农矛盾,2010年初,仪征法院反复到基层调研后,推出了“服务新农村,村(居)设立‘五大员’”的新举措,在全市140个行政村陆续建立民情信息员、特邀调解员、法制宣传员、巡回审判(接访)员、执行联络员,形成化解矛盾的网络,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

        笔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土桥村,民情信息员吴定龙就向法院通报,某船厂拖欠200多名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堵船厂大门要求解决问题。仪征法院审判人员及时赶赴船厂,与农民工面对面地座谈、教育疏导,法官们经过7个工作日的努力,使劳资双方达成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农民工通过诉讼程序,拿到工资90余万元。

        在友好村,特邀调解员糜万勇讲了一件事:“丁某在一天下班途中遇车祸身亡,其亲属向法院起诉要求死者所在企业赔偿,法院依法判决该企业赔偿丁某亲属工亡补助金8.6万元。而企业迟迟未履行。后来该企业发生火灾,损失巨大,暂无履行能力。丁某近亲属聚众到该企业威胁恐吓,公安机关出动警力,事态才暂时平息。我和法官多次与村组织、镇司法所同志找丁某亲友做工作;阐明双方当事人互相牵制,必然导致事态继续恶化的道理。经过5个多月艰难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共识:该企业限期支付丁某亲属工亡补助金,由该企业负责人承担担保责任。”

        去年夏天,陈集法庭庭长林洪飞在刘集村巡回审理了拖欠9年的工程款纠纷案。2002年春,被告刘集村村委会所辖码头组为解决农田灌溉,由组长杨某筹备,与原告孙某达成口头开挖水塘协议。孙某按要求施工结束后,经双方组织人员对工程土方进行了测量,确定挖塘款为7500元。此后,原告经多次向该组催要,杨某向原告出具欠条,但此款至今未付。原告无奈,提起诉讼。巡回审判员得知其原因,是由于码头组群众内部有分歧。于是,他让被告召集村民参加庭审旁听,经过细致的调解和入情入理地劝导,最终使9年的债务纷争在8小时内以调解的方式了结。旁听群众感慨地说:“巡回审判真好,让咱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公正办案。”

        去年以来,仪征涉农非法占地案件骤降,各村的法制宣传员起了大作用。过去,农民个人违法占用集体土地建设房屋比较多,有些“生米煮成饭”,难阻止、难执行,根上是农民不懂法。前年以来,法制宣传员向村民宣传国家土地法制政策,在每次执行中,配合法官宣传,收到了执行一件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近3年来,“五大员”帮助解决了150余件违法占地案件,恢复耕地2100余亩。

        采访中,笔者巧遇农民张某将写有“为民追回血汗钱,衷心感谢龚法官”的锦旗送到法院的事。执行局龚法官回忆说,不久前的一天下班时,他接到十二圩东升村执行联络员的电话,说被执行人仪征某奶牛公司将要处置奶牛,该公司欠申请执行人张某等11人的5万余元工钱要“泡汤”!龚法官立即赶到现场,扣下这20余头奶牛。为了最大限度保护申请执行人的权益,法官决定现场变卖奶牛,购牛人从3万元竞价到4.5万元后成交,法官当场将执行款兑付给了11位农民。

        “五大员”带来五大变化

        张澎感慨地对笔者说,“五大员”机制带来了五大变化:审判效率明显提升,该院审判质效指标中案件结收比为98.5%;涉农诉讼案件在量上得到控制。2009年,该院审执结各类涉农案件2661件,2010年收案数开始下降,审执结涉农案件2287件,同比下降16.5%,涉农矛盾纠纷在量上得到了控制。

        去年以来,仪征法院邀请特邀调解员旁听案件650余人次,先后培训调解员560人次,受邀调解案件900余件,巡回法官受邀到村组调处纠纷300余件。涉诉信访案件同比下降75%,去年7起进京赴省城的信访案件全部息访。涉诉信访案件同比下降75%,充分发挥了化解涉农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执行难”得到缓解。过去是人难找、财难寻,现在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及时通报信息;执法过程中未发生一起暴力抗法事件;案件实际执结率86.02%,名列全省基层法院前茅。

        矛盾纠纷绝大多数解决在萌芽状态。2010年以来,法院共收到民情信息员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260余件,配合辖区政府进行诉讼外调处商业用地、客商建设发包工程矛盾、涉农劳资纠纷等190余起,诉前排除妨碍依法建房矛盾32起,做到矛盾早知道、早发现、早处理。

        司法公信显著提升。构建“五大员”机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从根本上化解涉农纠纷。据近日对部分地方各界人士的民意调查显示,群众的满意率达到99%。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仪征市人民法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