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的艺术杰作中,我独独喜欢曹雪芹的《红楼梦》。初读这本杰作时还很年轻,但当时的心灵震撼至今仍记忆犹新。
《红楼梦》后来又读过几遍,我以为这是一部可遇不可得的奇书,如果曹雪芹不是生在那样一个诗书簪缨之家,如果他不遭遇家族的败落,或者他没有写作的大天分,我们就无从享受阅读这一杰作所带来的快感。《红楼梦》尚未完成,他就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实在是中国小说史上的最大遗憾。
这部公认的杰作好在哪里呢?我觉得它最大的好,就是写出了中国人的精神实质,写出了日常生活中最难以写出的粘滞的东西。
怎么叫写出了中国人的精神实质呢?从小说来看,宝黛的爱情是悲剧,与中国传统戏剧的才子金榜题名、佳人洞房花烛的喜剧结局似乎不同,而四大家族的衰落也不符合中国式的大团圆收场,所以有人以为《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异类,这也是有道理的。只是,人们忽略了中国人精神深处还有一种对命运的迷信,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慌,以及对生命虚无的迷惘。曹雪芹在《好了歌》里就将这种悲观与迷惘表达得很清楚,小说的许多情节线索也是此主题的展现。
从爱情姻缘的展开看,《红楼梦》实在写出了爱情关系的复杂性。除了宝黛的木石前盟,还穿插了宝玉宝钗的金玉奇缘、宝玉湘云的宝玉麒麟配,还有袭人、晴雯等等,在一个群钗环绕的环境里,宝玉仍然保持了对林黛玉感情的真诚与精神层面的执著专一,这写出了贾宝玉精神格调的不同流俗。而他们的悲剧结局,其实是曹雪芹对生命悲剧意识的表达,再相投的爱情在面对个体生命的归一时也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悲剧意识正是曹雪芹高于其他“才子佳人作家”的地方。
宝玉与女孩子们的感情纠葛,正是作者对宝玉这个贵族青年不同人格层面的揭示。与林黛玉的爱情,揭示的是他精神层面中反世俗、追求高远的一面;而对宝钗某种程度的喜欢与敬而远之,揭示的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对于现实所强加的责任与义务的了解与躲避。在高鹗的续写中,宝玉在黛玉死后弃宝钗而去,出家做了和尚,一方面固然是躲避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一方面则是追求自我精神的高标,拒绝妥协,这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与价值观中并非个例。中国文化除了有儒家文化的强大传统,也有老庄思想隐逸超脱的理念。家族所加于宝玉的是儒家的入世与责任,他在衰落的家势下是难以承担起如此重任的,而最终选择了逃避,这也与他一贯对世俗事物的看法相一致。他不必违着自己的性子与“禄蠹”们为伍,也不必再听身边娇妻美妾的絮叨,而是去追求自己生命的大完成。《红楼梦》实际写透了中国人身上儒释道思想混杂的矛盾。
如何又说《红楼梦》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粘滞的东西呢?《红楼梦》前八十回将封建时代贵族家庭生活的讲究与奢华描写得淋漓尽致,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情节推进的自然流畅是别的作品难以企及的。整个故事就如真切地发生在眼前一样,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行云流水般的情节过程,都可谓中国古典小说的极致。以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椿龄画蔷痴及局外》为例,不仅将宝黛钗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描写得令人称绝,还写出了宝玉与王夫人的母子关系、王夫人的性格特征。而笔致从宝钗黛玉落到金钏身上,则为小说编织了一个绵密的网,网进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从金钏口中牵出贾环与彩云,则将这张网的网眼又缩小了一格,生活之流就表现得越发接近于真实,人与人之间的互存与互斥关系就表现得越发细腻。《红楼梦》的高妙处就是将这种日常生活中粘滞的东西表现得处处皆在,这亦是它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联想到当下文学圈难以产生巨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思想能力、写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枯竭。而摆脱窘境的方法,没有其他,只有生活、阅读与不停的思考。在今天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写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这是前人所不能企及的,然而,我们能否创作出如《红楼梦》般,甚至更为优秀的文学巨作,更在于我们对于自然、生命以及世俗生活的理解与表现能否有别于前人、超越前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于后人有所启迪、有所贡献。让同道中人共同努力吧。
(作者为文学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