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9日 星期四

    文化消费:别把农村遗忘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9日 16版)
    陕西省文联的演员们正在为乡亲们表演。 /CFP
    农村电影放映。 /CFP
    近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增长态势
    近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增长态势
    图表来源:《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

        当满怀温暖的向往,历经买票的艰难、旅途的颠簸回到朝思暮想的农村家乡,卸去兴奋与疲惫之后的人们却发现,取而代之是农村日复一日乏味贫瘠的精神文化生活所带来的单调无聊感觉。透过那些节日返乡人的所见所闻,深感城乡文化消费差异显著之余,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农村文化消费特征,把握农村文化变迁的方向,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制定长远的农村文化消费战略,为农民朋友奉献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

        1 文化沃土却消费乏力,问题在哪?

        春节回乡的路上,颜素梅满脑子都是一幅幅和谐宁静的农家图景。但真正到了家,一股巨大的不适应感却扑面而来。“没有夜生活,天黑就拉灯睡觉,时间又细又长,很难熬;买个报纸都没地方,想找个晚上能玩乐的地方更是不可能。”20岁的她忍不住抱怨,“过年最大的娱乐活动是拉着全家去县城看了场电影。一张票30元,我妈说太贵了,再也不想看了。” 

        颜素梅的感受在数据上得到印证:由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指出,我国乡村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严重滞后于全国经济增长,也滞后于乡村收入和总消费的增长;全国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乡村的程度偏低。

        数据显示,2000-2009年,全国乡村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产值的比例由2.38%下降到1.33%;占人均收入的比重由8.29%降至6.61%;占人均总消费的比重由11.2%降至8.53%。与此同时,文化消费的地域差异化明显,收入较高的东南部地区乡村人均文化消费要远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

        “收入水平提高是文化消费增加的前提和基础,农村经济还不发达,农民收入相对偏低,抑制了文化消费需求增长。虽然收入增速较快,但主要还是用于提升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君看来,只有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文化消费能力。

        节日返乡人的切身感受表明,目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现象相当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近几年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文化活动失去大量主体,文化消费的对象主要是中老年农民和儿童,形成了两头重中间空的格局。另一方面,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各种各的责任田”,集体文化事业无人问津;各种文化政策得不到落实,农村文化事业缺乏经济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乡村人均文化消费在2005年曾出现增长高峰,与此相对的就恰好是人均积蓄增长低谷;反过来,全国乡村人均积蓄在2007-2008年间出现增长高峰,而这期间恰好是文化消费增长的低谷。乡村文化消费需求“积蓄增长负相关效应”清晰可见。

        云南省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亚南认为,由于乡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均等度较低,农民势必要增加积蓄以“自我保障”。加之他们收入水平偏低,一旦不得已抑制消费,压缩“非必要”的精神文化消费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新农村建设也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新的矛盾。记者从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了解到,城市化给农村原有的传统精神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城市的扩张使得农村传统文化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扎根于农村广阔土地上丰富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如民间工艺、地方戏曲、神话传说、民间美术等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与土地的互动越来越少,无法实现有效的传承。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皇甫晓涛认为,农村的文化生活是“裸生”的,是生存在大地上、荒野上的文化,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建设要有别于城市。“这就决定了农村的城市化不能是资本和商业利益主导下的城市化,而应该是文化资本主导下的城市化,要以文化来主导资本,文化建设必须是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2 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如何扬弃? 

        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快乐日子。可是返回农村家里与父母团聚的李建却怎么也乐不起来。节前刚回家,几位儿时同伴跑来看望他。一年多没见面,大家高兴地去喝酒,喝完酒就玩起了“斗地主”,直到深夜才散去。此后一连几天他都在牌桌上度过,身上一年挣来的几千元血汗钱也输去很多。

        在我国农村,以赌博来消磨时光成为普遍现象,一些地方甚至愈演愈烈。有的人会说:“不赌了,我们干什么去?电视,适合我们的太少;活动,村里又不组织;旅游,还没达到那个层次。”在禁赌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要通过怎样的文化建设让农民的文化生活充实起来、让农村乐起来?

        提高农民文化消费水平,既是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更新农民陈旧的消费观念和习惯,改造农民传统文化消费模式的过程。

        与捉襟见肘的文化消费比起来,农村人情消费可谓花样繁多,借债送礼现象并不鲜见,婚丧嫁娶亦有越办越奢的趋势。据了解,人情消费几乎占农民家庭年收入的10%以上。

        此外,我国农村普遍秉承着节俭的消费习惯。不论农民经济条件好坏,在日常消费中大都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用于购置生活必需品的支出较多,用于精神文化的消费较少。这种消费习惯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积极性。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消费观念依然相对滞后,对文化消费相对淡漠。专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滞缓,与文化上的孱弱有极强的相关性。抑制和根除农村畸形文化消费,把农村文化消费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是不同的。我国农民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制约了文化消费爱好的多样化发展。专家普遍认为,提升农村健康正确的文化消费需求,首先要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进而提高其消费能力,引导农民在满足消遣型、娱乐型消费的基础上,把精神文化消费的重点转移到智力型、发展型的需要上。

        农村普遍对文化消费比较节俭,但并不等于没有文化消费需求。近几年,全国各地组织开展的各种“文化下乡”活动就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由此可见,农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还是比较强烈的,只是其文化消费观念还处于被动消费阶段,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推动。

        当前农村文化消费误区之一,就是在文化产品创作上适合农民观赏阅读、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产品少之又少。一些创作者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创作的精神文化产品脱离实际,结果被农民朋友拒之门外;而很多文化产品昂贵的消费价格与农民消费水平相差甚远,给农民的文化消费设置了高高的经济门槛。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就曾指责部分向农村传播的书籍内容低俗或者没有适销对路,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如何为农民提供“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精神文化消费产品已成为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的当务之急。

        3  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怎样平衡?

        “小时候,每年农闲时,村民自发组织一个秦腔戏班子自导自演;后来农民分产到户后,戏班解散了,村民又自发组建了一支社火队,整个春节期间都很热闹;如今社火队早已散伙,农民惟一的业余文化生活就是看电视。”从小在陕西农村长大的郭小平表示,现在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很缺乏。 

        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低,不全是因为农民收入不高。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缺少文化消费有效载体也是主要原因。

        据了解,文化站作为政府公益性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在近几年不断削弱。许多农村由于经费紧张,精简机构,文化站已不复存在;依然保留的,也是名存实亡,有的则成了网吧、游戏室、美容店等经营企业。

        文化消费离不开文化活动,而文化活动的前提是必须有活动的场所。目前农村最缺的就是文化活动的场所,尤其是在最基层的乡、村两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面、快速地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是让农民文化活动能够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的必要途径。

        目前农村,每逢“红白喜事”,农民都会花钱请来乡村的小型文艺团体,或烘托喜悦,或深化哀思。这已经成了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化消费现象。这种农民自发组织的小型文艺团体深受农民喜爱。

        “与城市不同,农民的文化消费重点在于传统的民间文化用品。指望他们花钱去看芭蕾、听歌剧、听交响乐等是不现实的。必须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启动农村文化活动。”皇甫晓涛认为,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在推进公益性文化场所建设的同时,政府部门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投入,扶持农民自发成立的文化企业或文化服务团体,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把农民建设农村文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他建议,可依据农村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农村文化合作社,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农民文化活动,让农民自主把农村消费市场建设起来。“可先在部分省区进行试点,效果好后再铺向全国。”

        本报记者 温 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