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中国文明发源地之一。据王国维先生考证,“唐之中叶吾浙已有刊版矣”,为浙江地区早在唐代已有图书刻印出版提供了佐证。杭州在宋代成为全国刻书中心,后经元、明、清诸代续有发展。浙刻古籍历来被视为佳品,受到历代藏书家的重视和喜爱,到了近现代,浙江更成为私人藏书楼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刻书、藏书的优良传统,为浙江省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编目经验,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实施,浙江省积极行动,首先在省内5家古籍保护试点单位进行试点普查,完成约2000部古籍的登记,但普查质量和数量不甚理想。为继续有效地做好古籍普查,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经研究决定,以立项方式开展古籍普查工作;同时明确了普查工作流程,确定本省古籍普查数量和范围,建立有效管理机制,从制度上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截至2011年11月底,浙江省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已登记古籍共7000多部,完成2800多条普查数据的省级审校,全省18家公共图书馆、6家博物馆、1家高校、1家科研院所和西泠印社共27家单位通过普查平台开展古籍普查登记。通过近五年的努力,浙江省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一套具有实践价值的工作经验。
对全省古籍存藏情况进行摸底。
通过委托各级公共图书馆对本辖区古籍收藏情况展开调查,基本掌握了浙江省古籍藏量:全省古籍收藏单位90多家,藏量266万册(含民国线装书),含善本26万多册;万册藏量单位有36家,藏量占总藏量的93%。
由于近现代浙江省内私人藏书楼相当发达,民国期间刻印了大量传统典籍,民国文献在现有藏书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现存传统书籍中占据了相当比重。如嘉业堂藏书楼在民国期间刻印的五大丛书(《嘉业堂丛书》、《吴兴丛书》、《求恕斋丛书》、《留余草堂丛书》、《嘉业堂金石丛书》)、前四史等。这些书籍形成了浙江文献史的重要特色,是浙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加全面地体现本省古籍藏书现状,浙江省将民国文献(即将1912年—1949年形成的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也纳入古籍普查范围。据此,全省藏量上限约300万册。
建立项目、经费管理机制。
2011年12月,浙江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浙江省古籍普查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项目依据古籍藏量(含民国时期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多少分为A、B、C三类,采用不同的管理机制。作为厅级课题项目,浙江省政府对该项目给予相关经费支持,为普查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该项目的启动,极大鼓舞了浙江省古籍保护人员的工作热情。
浙江省古籍普查补助总额为1050万元。经费发放方面,以审校为责任环节和发放依据,省级审校完成,发放60%普查补助经费和省级审校费,国家级审校完成,发放全部费用。
加强古籍普查软、硬件建设。
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普查文件,同时结合本省具体情况,编纂了《浙江省古籍普查手册》,细化普查项目信息,充实实例。这一规则的制定,提高了普查项目信息著录的可操作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普查数据的规范性、准确性、统一性。
硬件方面,通过总结前几次《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经验,浙江省将书影拍摄设备列为经费投入的重点之一。编制了由翻拍架、1200万像素数码相机、电脑和必备工具书组成的普查专用设备目录并下发全省,将非专业因素对版本鉴定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此,浙江省财政对全省40个欠发达县市,下发了1至2万元的普查设备购置费。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还与专业公司联合研制了经济型翻拍架,目前已有40多个单位购置,大大提升了书影质量。
加强古籍普查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普查人才是普查工作的关键。浙江省将普查队伍划分为普查员和审校员两类,分层次进行培养。
2009年以来,浙江省举办3期普查平台培训班,培训100多人次;到省中心跟班实习形式培训班5期;形成了6人组成的省级审校员队伍。通过老带新、传帮带,古籍普查人才队伍迅速成长。浙江省还计划建立普查骨干人员定期专题研讨会制度,重点解决普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不断提升普查骨干队伍的业务水平,提高普查人才的综合素质。
政府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是古籍普查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
浙江省政府不但在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同时将古籍普查纳入全国文化先进县评选的考核体系,古籍库房建设和古籍普查现已成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达标的具体要求。目前已有县级市图书馆主动将古籍送往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进行普查登记,并积极参加普查人才培训。通过纳入行政考核机制,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对于古籍普查重要性的认识均有所提高,大大调动了基层单位开展古籍普查的积极性。
古籍保护任重而道远。21世纪的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建立更开放的政策机制、采用更积极的激励措施、培养更优秀的人才群体,才能使我国的古籍保护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