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深刻理解这一论断,要求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
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战略地位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共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这一论断,不仅从意识形态建设层面,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
从字面上看,“兴国之魂”这四个字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另外的两个词汇,“立国之本”与“强国之路”,前者说的是四项基本原则,后者说的是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判断,也是我们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最重要的基本经验。“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魂”这三组词汇在逻辑上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三个基本支撑点,一个相互衔接不断递进的序列,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轨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在同一个战略高度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顶层设计部分,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基本点。
深刻理解这一论断,要求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前进中不断探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从价值层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是立足科学发展观,对我们改革发展思路的一个新拓展。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经济越是发展,越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告诫全党:“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从现实来看,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道德风险”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因素,从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到最近发生的广东“小悦悦”事件等启示我们,一个缺乏文化滋养的社会将出现多么可怕的状况。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并根据时代和实践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突出不同的发展重点,在“非均衡”发展中实现“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规律。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塑造我们的“党魂”、“国魂”和“民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深刻理解这一论断,要求我们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起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60多年艰苦奋斗,在“复兴之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极大改善。与此同时,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面临着世所罕见的矛盾、问题和挑战。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他们把中国的快速发展看做是对西方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威胁和挑战,千方百计干扰和遏制中国的发展,在通过政治、军事、科技等“硬实力”遏制中国的同时,不断加大价值观输出和文化渗透的力度,妄图通过文化手段达到他们西化、分化中国的企图。
一个民族的复兴,最根本的体现在文化上。如何在不断提高国家“硬实力”的同时,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现实考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使我们始终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文化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牢牢掌握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