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07日 星期六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深圳建立文化惠民工程纪实

    《 光明日报 》( 2012年01月07日   01 版)

        深圳市民的业余生活是怎样度过的?一位大型通讯公司的职员告诉记者:“我喜欢去‘美丽星期天’听音乐会,在‘市民大讲堂’听讲座……每个周末的休息时间,我都被这些文化活动填满了。”

        出门10分钟就可以找到公共文化设施。无论是常住市民还是外来建设者,无论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作为生活在深圳这座城市的一员,他们的文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强市”战略的深圳,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创新、大胆突破,已探索出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使群众能够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新路子,并在全市建起了一个蛛网般的立体城市文化网络。

        多种选择让市民文化生活更便利

        几乎在每个周末,深圳的市民都有很多免费文化活动可以选择。“周末剧场”、“美丽星期天”、“戏聚星期六”……深圳公益文化活动已经实现了周末的全时覆盖。

        面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市民和外来工,深圳策划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平台,建设、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并创新形式,努力做到时间日常化、空间就近化、经济节约化和类型全面化。

        9年前,福田区提出“一公里文化圈”的口号,如今,“一公里文化圈”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福田区居民可享受的文化福利已被细化到“一公里”之内……

        “周末戏曲欣赏晚会”作为常态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深圳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青工文化快车”足迹遍布各街道、社区,“保利艺术讲堂”拉近了普通人与高雅艺术的距离……

        经过几年的创新设计,目前覆盖全深圳的公共文化活动载体已经形成四大系列,即周末系列文化活动、流动系列文化活动、社区系列文化活动和高雅系列文化活动,初步满足了市民和外来工的文化需求。一个星罗棋布的城市文化网络,在深圳已经颇具规模。

        创新让市民文化生活更愉悦

        12年来,深圳读书月活动持续创新而活力无限。

        读书月的阅读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引领读者由被动阅读向主动求知转变的核心。

        从当初的“营造书香社会”到后来的“实实在在读一本书”,使市民的阅读从带有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层面转向精神追求层面。

        读书月的主题活动在不断创新,从而吸引了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参与。历届读书月举办的2000多项活动中,除传统的读书、评书、讲书、换书等各种形式,同时积极关注网络阅读、多媒体阅读,将读书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展和丰富。第12届读书月,将开设全新的“微小说”比赛和“地铁阅读季”。

        深圳还一直注意适时创新推出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外来青工文化节、文化关爱行动等重大文化节庆和品牌活动,届届有新意,项目个个出亮点。

        内容品质的不断创新,使市民群众在尝新赏新中享受文化的乐趣和愉悦,在实现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市民和外来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科技让市民文化生活更便捷

        2008年,深圳图书馆自主研发的自助图书馆研制成功,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全天候服务,深圳成为国内实现图书自助服务的第一座城市,这种模式还在全国多个城市得到推广。

        不仅如此,如今深圳的32家公共图书馆以及分布在全市的160家自助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无障碍“统一服务”,实现了文献资源的共享和大流通。读者只需一张借书证,便可同时在192家图书馆借书、还书、上网。

        独具高科技优势的深圳,一直注意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先进技术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深圳图书馆开发的ILAS(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已在国内外数千家图书馆推广使用,成为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图书管理软件。在ILAS的基础上,深圳图书馆又开发出dILAS(数字图书馆应用软件平台),建立了数字图书馆门户系统和网上虚拟参考咨询中心,实现了粤港澳公共图书馆目录的网上统一查询。深圳因此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全国获此殊荣的仅3个城市。

        免费让市民文化生活更实惠

        从2007年3月1日起,深圳全部市属文化场馆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免费开放。2008年起,深圳市基层文化场馆亦陆续免费开放。随后,深圳又推出免费艺术培训、免费文物鉴定、免费观摩艺术演出等公益文化服务。政府为公众的文化消费买单,文化服务普遍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深圳试行了高雅艺术演出票价补贴机制:从2007年开始对文博会艺术节、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大剧院艺术节等活动进行补贴,把部分高雅艺术演出的票价最低降至50元,使市民能够以低门槛观赏高品位的艺术精品。

        深圳还建立了文化义工机制:借鉴国外及香港、台湾地区经验,招募文化义工,为公益文化场馆提供辅助服务,目前全市文化义工已达1600余人。

        2005年,深圳文化部门一改以往政府统包的办法,采取项目公开招标、委托承办的方式,一次性地将5年的读书月活动整体委托给发行集团总承办。其他众多公益文化活动,也交给社会承办。

        深圳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方面的创新探索,被媒体评论为“文化界的一次示范实践”。

        (本报记者 易运文 本报通讯员 马 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