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艺海人心

    李琦画孔繁森

    作者:冯 真(北京)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6日 12版)

        1996年,报上登载了关于孔繁森先进事迹的报道,李琦读后十分敬仰这位勤政爱民的好干部,产生了画孔繁森的想法。不久,中央组织部的同志转达了部长张全景希望李琦能够画一幅孔繁森肖像的想法,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太好了!”李琦提出要去西藏体验生活,于是我们就赶往拉萨。

        到了西藏的头几天,我们头痛、心跳,脚像踩了棉花似的晕晕乎乎,只好躺在床上。我发烧了,打了几天吊针才痊愈,李琦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半躺在招待所里向自治区的干部们调查了解。适应了拉萨缺氧的环境后,我们开始到西藏其他地区访问藏民并写生。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藏民对孔繁森同志的怀念和感激。一位老人家说,孔繁森是天神派来人间关怀藏民的,现在回到天上去了,过些日子,他想念我们又会回来的。我们还向那些同孔繁森共过事的汉族干部们了解情况。

        还在藏区,我们就忍不住开始背对背构图。画完打开构图一看,两个人都是把孔繁森画成盘腿席地而坐,拿着小本子在作调查状,只是小动作有些不同。于是,我们就把这一大姿势定下来了。对于孔繁森的脸部形象,我们参考了很多孔繁森的照片。我们看到,孔繁森来西藏前,脸部比较光洁,眉清目秀,而听他女儿说,爸爸到了西藏以后变得又黑又憔悴。我们在处理孔繁森的脸部形象时作了折中处理,既有文化气质,又有些粗犷。

        李琦还注意到,当地的干部常穿着旅游鞋下乡,于是他认为,让孔繁森穿旅游鞋也是个重要细节,可以通过鞋子体现出他亲自出访,征程万里的感觉。李琦说:“我画孔繁森,就是要叫那些脱离群众,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发指令,天天酒肉穿肠,搞贪污腐败的干部看了脸上发烧、无地自容!”

        回到北京后,李琦夜以继日地画孔繁森,每天都画到深夜,因体力不支,他常常要服用一些补药。他画出了许许多多的小稿,从中选出他满意的小稿放大制作成正稿。当他把画送到中组部后,中组部要付给他数万元的稿费,李琦说:“孔繁森同志把生命都献给了藏区人民,他去世后,口袋里只有8块钱。这个稿费,我坚决不能收!”后来中组部又派人送来3000元,李琦收下后捐给藏区某小学作为修桥的费用(因我们在西藏听人说该小学正在筹款修一座桥,便于学生上学)。

        后来,李琦将他的画作《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送给了山东的孔繁森纪念馆。

        (作者为著名画家李琦的夫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