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已老/我仍是一座寂寞的孤岛/大陆啊,我离你千里/坚守着这片美丽的风景/甘愿垂钓你万年的等待/等你和我的心跨海相连”……
哈尔滨工程大学09-414班同学刘世昌在听了《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国周边国际关系”一讲后心潮澎湃写下了《钓鱼岛》这首诗,并对任课老师王国学激动地说:“这课我没听够。”
近日,记者走进哈尔滨工程大学,感受到了被同学们评为最受欢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所在。“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增长了见识,更加激起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课时太少,应该多增加些学时”……在哈工程每年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不记名调查问卷中,同学们对课程的满意率一度超过95%,把自己心声写进问卷的同时,更真诚地把祖国念进了自己的心坎里。
课程成体系:让学生知道“是什么”
“讲什么?怎么讲?有什么用?”这是哈工程形势政策课建设中直指命门的“三问”。对这个“三问”的回答也多了一门学生认为“有用,想多加课时”的好课。
“作为一门正规课程,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稳定的课程体系,追逐热点、随机教学无法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课。”学校党委始终对此坚定不移。2000年,教研室的老师完成了《形势与政策》课“三大模块、五个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把要“讲什么”做了充分解答,三大模块即:基本理论、基本形势、热点问题,基本形势中又分为国际形势、国内形势、行业形势。如今,这一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已日臻完善,课程也成为了省级重点课程。
作为一所船海特色鲜明的大学,教师们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特别注重课程的特色建设,“围绕船海特色,结合学生需求”是一个基本原则,所以在“行业形势”部分对船、海、国防等有着充分的体现。“沉重反思:由于我们长期对海洋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使国家丧失了多次重大发展机遇,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后果,给国家、民族的安全、发展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这是学生上第一节形势课投影仪打出的第一句话,而第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我们的国土是1260万平方公里,牢记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由此展开的中国海洋形势、中国船舶工业展望、国防工业发展等系列内容使学生对自己未来将面向的行业领域有了真切、全面的了解。
讲授有结构:让学生懂得“为什么”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要攻打利比亚?”胡泊老师以一个热点问题开场。“为了石油。”同学们七嘴八舌。胡老师在黑板上大书:“国际关系三原则: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由此,他开始了“从利比亚战争认识21世纪国际冲突”一讲。
“怎么讲”是决定课程水准的两翼之一。热点很热闹,热闹背后有政治规则;形势多变化,变化之中有可循规律。从事实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再上升到思想层面,是课程建设的目标,也是老师追求的讲课境界。简单地说就是“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考入清华大学读研的史韵白说:“大学四年里形势课我一节没丢,老师的课总吸引你一步步认识一系列国际问题、政治事件背后的政策、宗教、文化、经济推手,不仅告诉我们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更教会了我们怎么分析和认识这些事。”
2011年在“东北地区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作为黑龙江省唯一教师代表发言并获得教育部领导好评的胡泊对课程的体会是:“教会学生透过现象把握背后的理论、规律,学会看待热点事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使学生学会分析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问题是围绕课程所做的一切努力的落脚点。”所以,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老师始终把握一个线索:用事实说明理论,用理论指导思想。
引导重方法:让学生明白怎么办
上大学以前,高圣钦对时事、政策没什么兴趣,觉得那些与自己的生活离得太远。自从大一课上听了关于“中国南海争端”的课程后,他深受触动并开始关注国家海防建设,“45分钟的课程内容是有限的,但它启发的思考是无限的,课下同学们经常在一起聊些海洋开发、海疆海防等话题,这些问题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
哈工程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们在思想力量引导、教师情感力量引导、课外延伸引导三个方面下足了工夫。正如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21年的程早霞教授所说:“这门课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信息,也不仅仅是学会了看世界,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持续不断地对社会和国际问题进行思考,培养政治素质,激发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哈工程的《形势与政策》从开课至今已给5万余名本科生授课,他们在调查问卷中留下了这样的心声:通过课程学习,自己“在对形势和政策的认识和把握上有了更深和更广的认识,能更理智地去看待形势以及国家出台的政策方针”、“通过此课,我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希望将来能为社会、为国防事业作出我的贡献。”(本报记者 朱伟光 本报通讯员 张石梅 金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