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0月,八路军在涞源县摩天岭抗击日寇的战斗中,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坚决要求去一线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
而今,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官兵传承“白求恩精神”,“精益求精”的群众服务,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白求恩精神示范医院”。
“对技术精益求精”
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时下已跻身世界一流。81岁的杨宗城教授,亲历了烧伤所的成长历程。
“我曾见过黎鳌教授每天仅在藤椅上打盹两三个小时,连续20多天抢救烧伤病人。”杨宗城说。“我有幸在半个多世纪里,师从黎鳌、黄志强等名医,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1958年,享誉军内外的普外科专家黎鳌,带着3个医生,展开6张病床,建起我国第一个烧伤病房。组织上派杨宗城辅佐黎鳌教授。
在一代名师的熏陶下,杨宗城学到了以病人为本的基本素养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他说:“我们烧伤所的研究课题,从不去做那些假大空的研究,而是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一个个难关攻克时,烧伤所也就站到了世界烧伤医学的最前沿。”
50多年来,杨宗城参与救治烧伤病人近万例,外出抢救近百次;辅佐黎鳌院士,率先在国内开展烧伤休克、早期损害、吸入性损害等研究,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项目、军队攻关项目60多项,培养大批医学人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杨宗城教授的经历只是西南医院官兵追求卓越的一个缩影。这些年,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秉承前辈薪火,追求“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精研医技,救治了救火英雄梁强、刘咸丰、唐昌平、蒋渭等极危重病人。这些奇迹般的救治案例,烧伤所迈上世界烧伤医学的高峰,挽救了数以万计百姓的生命,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军事医学烧伤科”模范称号。
“有专门利人之心”
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在西南医院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毋庸讳言,当下的有些医院,医患关系紧张,拿红包、要回扣等现象备受社会关注。被誉为“西南一把刀”的西南医院普外科蔡志民教授,从医37年,医人数万,却从没接受患者一次吃请,没收过1分钱红包。
“医生治病救人,万万不可治好了病,却掏空了病人的家。”蔡志民告诫自己的学生。“医生对病人,一定要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心。”
一位患小腿静脉曲张的病人,被医托骗了,在一家小医院开了3000多元没用的药。当她知道受骗后,转到西南医院就诊。蔡志民热情地为她解除了病痛,同时设法让她手持诊断书,到那家小医院追回了3000元钱。
37年过去,蔡志民为数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在许多病人眼里,他就是穿着白衣的“活菩萨”:不收1分钱,不出一个错。
在西南医院,像蔡志民这样医术高超、道德高尚的“大医”,犹如群星闪烁,温暖着身陷沉疴的患者。
去年,外国的百姓也领略到了西南医院的这些“大医”们身上的“白求恩精神”——在“和平天使—2010”中秘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作业中,由西南医院为主组成的专家医疗队,出色完成任务,还免费为秘鲁百姓治疗4176人次,手术26台,与当地群众结下一份超越国界的爱。
“对人民极端热忱”
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已在西南医院扎根。
去年11月,年轻的女军医李晓鲁收治了被瓦斯烧伤的4岁半男孩廖治宇。小治宇全身52%的皮肤三度烧伤,苦痛难当。
李晓鲁看他家境贫困,营养不良,就每天蒸一个鸡蛋羹给他加强营养。一个月后,小治宇父母因无法支付医疗费,将他遗弃在医院。孩子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李晓鲁心急如焚。
“如果放弃治疗,他有可能会因重症感染而死亡。”李晓鲁当即拿出1000元,支付孩子当天的血液制品和医药费。接下来,又支付4000元维持孩子的治疗。同事们听说后,纷纷解囊相助。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这天晚上,李晓鲁在网上发出生平第一张帖子:请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吧,救救可怜的孩子!
李晓鲁的爱心感动了山城,无数热心市民来医院看望小治宇,全国各地的个人和团体都伸出了援手。最终,孩子的治疗费得以解决,他父母也回来了。李晓鲁被群众赞为“最美女军医”。
李晓鲁的爱心也感动着西南医院院长李景波。他说:“白求恩精神仍闪耀着时代光芒。建设研究型医院,‘白求恩精神’万不可丢!”(本报记者 温庆生 本报通讯员 高启民 冯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