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思勉原创奖”日前终评,田余庆所著《东晋门阀政治》、项楚所著《王梵志诗校注》、裘锡圭所著《文字学概要》、杨国荣所著《道论》最终获奖。
在评选结果尘埃落定之时,这个民间奖项本身也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样的民间奖项,能否助力学术原创?
6年酝酿一个奖项
“思勉原创奖”本来是华东师范大学内部的人文社科类奖项,从2002年开始酝酿,到2008年进行了第一次评审。学校一个奖项历经6年酝酿,其“难产”的原因,就是为了设计一个尽可能公开、公正、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评审程序。
现在,回忆这个设计过程,华东师大科研处处长许红珍说:“文科奖项和自然科学类的奖项不太一样,很难一目了然地看出某项成果对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而且在评比时,也很难说清到底是评选者的主观判断还是客观的评价。”
正因为这样,评审程序的设计更显得重要。在这个奖项孕育之初,就有了这样铁的规定:获奖成果必须是原创的,并且是在业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整个评审过程必须是公开的,由参加评审的20名学者每人推荐一个获奖成果,每一个被提名的成果都必须送到全国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由与成果相关的二级学科的学者来进行实名测评,由他们评判出是否属于原创、是否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以及是否堪称代表了目前国内的顶尖水平。
据介绍,之所以实名测评,是为了防止参与测评的学者因为匿名而“太随意”。被测评者是“学界大佬”,为了防止提意见的人遭到打击报复,所有的测评表格都保存在档案馆内,不得公开。测评过程中,学者必须回答的问题是“是否读过,或者部分读过”。在通讯评审中就有学者坦率地填写:“这一著作超出了本人知识范围,提不出具体意见。”
经过长时间酝酿,华东师范大学的“原创奖”出台。当年教育部这样评价“原创奖”:在评价指标方面,注重原创标准;在评价程序方面,注重建立公开机制;在评价方式方面,注重实名评审;在评价目的方面,注重发挥标杆作用,引领学术创新。
许红珍介绍说,“思勉原创奖”中,“思勉”二字取自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大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思勉先生的名字;“原创”旨在推动传承创新。教育部社科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这个原本在学校内试点的奖项作为全国首届文史哲“思勉原创奖”,是希望用这样公开透明的评审机制,对端正学术风气起到促进作用。
将权力真正交到专家评委手中
“思勉原创奖”入围参评的17件作品,均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史哲领域的扛鼎之作,其作者也多为目前学界的代表性人物。教育部社科司有关人士曾经替主办方和评委会捏了把汗:参评的都是大家、大作,谁当选、谁落选,恐怕都会引起轰动。
“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设立“思勉原创奖”、“思勉青年原创奖”及“思勉原创奖提名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华东师大主办并独家出资“思勉原创奖”,却自动放弃“发言权”,将权力真正交给了专家评委。
不管是前期负责推荐的20名专家,还是参加终评的19位专家,都在光明日报上刊登公告,向全国公示。本着宁缺毋滥原则,对提名奖的作品,评委会将再次组织第二轮投票,只有过三分之二票数的作品,才能最终获得原创大奖。不仅如此,终评现场也呈现开放态势:应邀参加旁听的中青年学者和学生,不仅可以与评委们互动,还可自行投票。他们的投票结果,要在评委的终评结束后才能揭晓,不对评委产生任何影响,只供旁听者检验自己的学术眼光是否与评委专家们一致。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田余庆感慨:学术理当与时俱进,今天被认定的原创之作,明天就可能被超越更新;而此奖项与其公开透明的操作程序,对不端学风有补偏救弊之效,其作用可能是长久的。
“精评”与“评精”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项楚认为,当前的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机制存在着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思勉原创奖”提供了一种新的评审体制,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学术研究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学者严谨、潜心的深入探索,产出一流的、高水平的精品力作。”南京大学中华民国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认为,对原创性的张扬,将有利于改变我国学术界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和行为。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强调,要以改进科研评价为突破口,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她认为,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远远不能很好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课题。而在影响和制约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各种因素中,科研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质量一定是第一位的。科学的评价,要特别注意‘精评’和‘评精’。”李卫红认为,要将质量导向贯穿于评价的各环节、各层面,树立评价的质量导向。特别突出创新在评价标准中的核心地位,以服务国家需求、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取向,引导学者潜心钻研,多出精品力作,抵制学术赝品和劣质品,抵制浮躁之风。(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