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百村百乡行46

    “大陆阿里山”上种茶忙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0日   04 版)

        翻过了一山又一山,经过了一村又一村,前往福建省龙岩市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路与偏僻山区没什么两样。然而台湾农民可把这里视为宝地,已经有59家台企近500名台商在这儿“安营扎寨”。

        一个偏僻的地方,为何有如此魅力?“道路阻且长”,是龙岩革命老区绕不开的话题。这个看似影响发展步伐的劣势,龙岩却将此变为优势,走生态发展之路。日前,记者随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到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了解当地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走上致富路。

        “不要小看这个地方,这儿可是福建最大的高山盆地,没有工业污染,很适合台湾高山茶生长。”第一个走进漳平永福创办企业的台商谢东庆兴奋地说。十多年前,谢东庆带着福建地形图和指南针,驱车跑遍福建纬度25度的地方,就为了寻找适合高山茶种植地。

        找到这个地方,谢东庆笑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台湾的阿里山极为相似,就是“大陆阿里山”。从最初的300亩到现在的1500亩,年产茶3万多公斤,谢东庆在永福种植台湾高山茶成功后,口口相传,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台湾农民前来创业。漳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金文介绍说,目前在农民创业园入驻的59家台企中,有48家种植高山茶,实现产值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永福镇也成为了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

        谢东庆1200亩,李志鸿2400亩……创业园的茶园一片连着一片,满目绿色。有了土地,台商农民在大陆创业就能“施展拳脚”。而台商发展得越好、规模越大,需要的劳动力就越多。目前,漳平永福镇台商已经明显感到劳动力不足,到了采茶季节80元一天的工钱都难请到人。

        人多耕地少、山林资源有限的漳平永福镇走适合自己的特色农业产业道路,形成高山茶、花卉、反季节蔬菜、水果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去年,永福镇特色农业总产值9.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66.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00元,永福真正成为创业致富的一块“福地”。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苏伟珍 陈晓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