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军区某防空旅导弹团悉心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在技术革新、装备挖潜和战法训法研究领域取得100多项成果,19项科研革新成果分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曾创造防空兵史上6项纪录;全团干部本科学历达92%,拥有博士6名、硕士74名,荣膺“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称号。
隔行不能隔山
团队组建之初,因指挥干部不懂技术,参加实弹射击闹了不少“笑话”。团党委一班人认为,要想赢得明天的战争,隔行不能隔山,指技必须合一。每年干部调整,他们拿出不少于30%的岗位用于指技互换、交叉任职,促进“复合发展”。
李文华是从空军引进的优秀指挥干部。团领导专门安排维修骨干与他结对子,帮他补习外语,啃完80万字的战车技术资料,弄懂100多个模块组合、500多份电路图原理。
李文华如虎添翼。在一次次重大演练中,他排除新装备故障,编写出100多个战车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开发出战车常见故障网上诊断系统;不到5年时间,就成为团“专家室”的首席专家,打破“培养一名全能专家,至少要8年”的断言。
犹如一颗“定心丸”
深秋,一场实战演练即将打响,可战车雷达常常无法截获目标。团修理所工程师吴学亮怀疑雷达一个关键组合有问题。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组合,专家一再叮嘱不能随意打开调试。
吴学亮想打开组合彻查一下。有人赶忙相劝,要他别惹麻烦。“装备交给你,责任我来担。”团长许浒的一句话犹如一颗“定心丸”,让吴学亮放下包袱。他仔细检修调试,终于排除了这个故障。
团领导在难题攻关和技术革新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举动,让大家攻坚克难的热情高涨。面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难题,时任团作训股长陈立凯与一家院校联手,攻克《复杂电磁环境下某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运用与训练研究》课题,摘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无形战场进退自如
这是一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演练——
去年6月,导弹团大部分官兵刚刚拉到野外驻训,团队就接到南京军区复杂电磁环境装备保障训练试点演示任务。有人建议把骨干抽调回来,说演好了,是全团的一份荣誉。
然而团党委决定,这场演练,就让留守人员来完成。开机、升天线、搜捕目标……随机抽点的21名留守人员,组成1个指挥站、4个发射站,出色完成演示任务,受到领导称赞。近几年,像这种随机组合遂行训练,已是这里的“家常便饭”。就在今年8月,团政委替代团长、政治处主任替代团参谋长,带领政工干部成功组织了一场实兵实装对抗演练。他们在无形战场进退自如,令人叹服。
优化“生态环境”
在导弹团,每年的“优秀人才颁奖大会”,是团里的一大盛事。优秀人才的家属被请上主席台为丈夫颁奖,团领导带领全团官兵列队欢送优秀人才携家属外出旅游,形成“一人成才、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
“学习给条件、成才给待遇。既当好人才的拉拉队,更当好人才的保障队”,团党委这样说,也这样做。团里技术干部多,过去团里要求他们每天与战士一样出操站岗,导致不少人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团党委一班人认为,对技术干部既要按条令条例严格要求,又不能用管战士的办法管理。他们设立“专家室”,为每名专家配发电脑、提供专项经费,把专家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到两年,这个团“专家室”就取得革新成果6项,解决装备疑难问题110多个。
由于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优良,现在,全团上下学技术、练指挥、强本领蔚然成风。团长许浒等5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优秀参谋,4人获得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15人享受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津贴。(本报通讯员 孙耀铜 邵 敏 唐守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