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树同志这篇报道值得一读。我们的媒体就是要尽可能多报道‘老张’这样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看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如果不是深入到老百姓之中去,怎么会有这样鲜活生动的‘特写’式的新闻报道?”看完重庆日报农村版执行总编赖朝树采写的《“耳顺”老人“壮年郎”》,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一口气写下了一大段“读后感”。11月7日,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召开“走转改”活动交流会,表彰“十佳田坎记者”、“十佳巷子记者”,何事忠再次“追星”,对坚持“走转改”的记者赞不绝口,对众多“走转改”的报道如数家珍。
今年8月以来,重庆新闻界广泛开展“走转改”活动,市委宣传部领导、媒体老总与编辑记者们一道,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采访了一大批来自一线的鲜活报道。
“赤脚泥腿”走出好新闻
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启动以后,重庆媒体迅速制订详细方案,建立基层联系点,组织编辑记者蹲点调研,开展与贫困边远山区结对子、定点帮扶等活动,接地气、察民情、听民意、求真知。
重庆日报每天都在要闻版或开辟专栏刊发来自基层的报道;重庆晨报在基层扎实开展民生调研;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也都建立了长期的蹲点调研联系点。
《居民身边的好医生》、《地下500米:体会别样的矿工生活》、《劝解当事人,说到口干舌燥》……编辑记者们“一头汗、两腿泥”,用脚“走出”了一大批体验式的好新闻。
“俯身弯腰”拾起好作风
要真正将版面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新闻工作者就必须“俯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哈得下腰来、接得上地气”。
从2010年12月15日起,重庆广电集团就启动了“走出荧屏,感受民生——2011年广播电视新闻主持人年关特别行动”,今年又推出了《自有后来人》大型采访活动。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勇也和重庆媒体的负责人一道,到边远山区的巫溪县上磺镇羊桥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蹲点调研。
“家常话”唠出好文风
“挑水的村民们早已嘴唇干裂、汗如雨下,但都不舍得去喝一口桶里的水。见此情景,记者赶紧将带在身上的一瓶矿泉水送给十几位村民分喝。他们每人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瓶子就见底了。”这段描写,出自重庆日报一篇题为《酉阳马鹿村:最盼望一家人能痛痛快快洗个澡》的抗旱报道。村民们喝水的细节,让许多读者感慨“感同身受,读来心酸”。
在采写“走转改”报道时,重庆媒体更多地采用了新闻特写、新闻速写、新闻素描、散文式新闻、体验式报道等“新”文体。群众成为报道的主体,群众的语言成了报道的特色。
“我心子都要跳出来了,真的!”、“屋里一滴水都没得了,干得心焦呀!”、“一颗汗水难挞一颗谷子”……这些“唠嗑”的话,是群众自己的话。这些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的话,也使报道更可读、更耐看、更具吸引力了。
(本报记者 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