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前不久揭晓,第二军医大学又有3篇入选。自1999年“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这所大学已有15篇入选,10篇获提名。入选论文总数名列全国医科院校第一和全军院校第二。
二医大取得如此佳绩,奥秘何在?
“作出更新的发现”
二医大免疫学研究所的张明徽,很想在国际医学杂志发表自己的论文。然而,正当他精心撰写的论文快完成时,一篇跟他思路相似的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医学杂志上。
科学研究,只承认第一。摆在张明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放弃,要么深入研究,作出比别人更新的发现。在导师曹雪涛院士鼓励下,他选择了后者;之后完成的原创性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免疫学》发表,引起国际免疫学界震动,他的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探寻该校15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获奖“秘诀”,无一不因创新而成。为保持研究生持续的创新活力,二医大通过成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设立优秀学位论文奖励专项基金等一系列措施,构建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并使其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据统计,目前接受资助的研究生共发表10分以上SCI论文26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获全军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24篇。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高、更远。”该校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博士缪朝玉一番话,道出了二医大获奖者的共同心声。因为二医大有一大批“巨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成就了博士论文的辉煌。
博士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创造性成果,必须有大师名家指导。这些人活跃在医学及生命科学研究最前沿,为博士研究提供了更高的起点。学校千方百计为博士生“架梯子”,制订下发5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培养记录册”,规范研究生在校期间所有学习科研活动;完善研究生教学培养二级督导制度,由专家对各环节实施重点监督检查;每年定期组织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系列讲座;成立“研究生科研设计与实验数据审核中心”,加强研究生科研行为规范;严格研究生毕业论文“双盲”评议等等。
“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给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该校肿瘤研究所所长、“973”首席科学家郭亚军教授说。二医大承担多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因而,博士研究生写出高水平论文,就有了富饶的科研沃土。
“想混日子就别来”
“生活在这里,总感觉有一种力量在激励和鞭策,给人激情,催人奋进。”去年刚从海南大学考入肿瘤研究所的研究生夏天,在二医大仅仅几个月,便有了这样的感触。
这里培育一种国际化视野和境界。二医大定期举办“大师论坛”、“青年科技论坛”和“研究生论坛”,每年都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大师来校与研究生交流报告。同时,借助国际国内学术大舞台,二医大鼓励博士生“走出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国内外重点实验室访问研究。
“想混日子就别来”,从二医大毕业的学生说:“到这里来,就得全力以赴。”
(本报通讯员 蔡行健 肖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