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百姓最是赏“花”人

    ——绍兴小百花盛放奥秘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30日   01 版)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演员同台演出《梁祝·十八相送》受到武汉戏迷热捧。周国强/CFP

        9月底,浙江绍兴小百花第八次赴港献演再次在香港引起轰动。为一睹《狸猫换太子》、《陆文龙》等大戏,香港戏迷一个月前就订票,就连上海戏迷也赴港过“戏瘾”。

        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有3位演员获“梅花奖”,其中一位还“梅”开二度,这在中国县级剧团中绝无仅有;它在女子越剧中引入武功,开创了女子越剧文武兼备的新形态;它有自己的艺术学校,其人才培养的模式独具特色;它与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三足鼎立”,被人们誉为中国越剧界的“三巨头”……

        当今,地方戏曲不景气,但绍兴小百花却驰骋农村,闯荡都市,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新加坡、泰国、法国也闪耀着她们华丽的身影……

        绍兴小百花缘何能迎风盛放?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主任陈锦高的回答是:品牌、特色、人才,这是我们走市场的三大法宝;百姓是越剧的知音,只有把越剧的根深深扎进基层的沃土,越剧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品牌:“梅花”为百姓飘香才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绍兴小百花的吴凤花、吴素英、陈飞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吴凤花还“梅开二度”。三位“梅花”社会活动多,有的还担任剧团领导职务,但她们照样坚持下基层演出。小百花全年演出200多场,她们随团演出不少于80%。

        小百花非常敬业。一年冬天在绍兴福全镇上溇村夜场演出时,风雪交加,天寒地冻实在受不了,最后只剩下几十个观众。演,还是不演?“戏比天大,只要有一个观众在就坚持演!”“梅花”和其他演员都这样说。演出结束,演员衣服全湿透了,刚刚谢幕离开,“哗”地一下大雪把戏台压塌了。

        绍兴县文广新局局长王彪说,这样的事,小百花遇到不止一次。从经营上说,这叫诚信;从艺术上说,不妨称之为“梅花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常把它比之为学艺之艰辛;而演戏之认真,送戏到基层,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精神!

        一个县级剧团敢不敢挑战大都市的艺术殿堂?这也是打响品牌的重要一着。

        上世纪90年代初,小百花就试水上海市场,但最大的困难是缺经费。好在演职人员能吃苦,为了节省开支,演员自带铺盖睡在后台,自己开伙。就这样,他们年年进上海,品牌慢慢打响,成为国内在上海办专场最多的外省剧团。

        在县里的支持下,小百花1990年起就赴港演出。2007年赴港演出4场,净盈利10多万元;2010年6月参加“香港中国戏剧节”演出引起轰动,票价为所有院团中最贵。

        小百花名声日隆,已成为全国戏剧界享有盛誉的演出团体,先后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等数十项大奖。

        特色:不断向群众奉上常“新”常“鲜”的艺术佳品

        在戏曲市场中,原创剧本匮乏,传统剧目缺乏现代元素,这已成为共同的难题。

        绍兴小百花却总能突破窘境,每两三年总会推出一台原创剧或新编传统剧目。其中《一钱太守》、《越王勾践》、《越女三章》等原创剧目,都源于绍兴深厚的文化,且在传统中渗入现代元素。

        《一钱太守》写的是东汉晚期绍兴太守刘宠,他除暴安良,清廉洁身。离任时绍兴父老以厚礼重金相赠,他仅取钱一文,且将其投入河里,河水立清。小百花将这一故事搬上舞台,2008年4月首演,引起轰动。该剧从绍兴演到省城杭州,省委书记赵洪祝等领导前来观看,给予高度评价。该剧作为廉政文化交流剧目在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巡演。

        传统剧目要以全新的视觉发掘其内涵。新版《狸猫换太子》凭借吴凤花饰演陈琳的个人禀赋,充实了其他剧种的表演风格和技巧,在人物塑造上有了深层次的突破。该剧迄今已演500多场,仍常演不衰。

        越剧一向以婉约柔情见长,但小百花突破传统,以“文武兼备”为立团之本。当年,她们闯荡上海演出《劈山救母》,花旦吴素英在舞台上连续完成8个“小翻”,引来上海越剧迷的一片惊叹,也博得越剧大师的广泛赞赏。“武”的引入造就了一批“阳刚小生”和“烈性花旦”,更契合于《陆文龙》、《越王勾践》、《李慧娘》等剧目的角色定位,被国内外戏曲界人士和广大观众所共同认可。

        人才:量身培养,广汲营养,鼓励出名

        绍兴小百花有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绍兴小百花艺校。艺校规模不大,但遍邀名师,不仅有文的,也有武的;不仅有越剧,还有京剧、昆剧、绍剧、川剧等,传艺、传德、传“魂”。三朵“梅花”等骨干演员都出自艺校。

        在小百花,鼓励成名,创造条件让青年演员崭露头角是一种风气。2006年,首届“越女争峰——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启动。尽管当时演出任务繁重,排练经费紧缺,但小百花还是鼓励优秀青年演员参赛。结果有6位演员进入全国40强,3位进入总决赛20强。总决赛中,张琳、董鉴鸿获金奖,继而又荣获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十佳新秀奖”。在2009年的第二届“越女争峰”竞赛中,董鉴鸿又获得了花旦组金奖(组合)第一名。

        为了让后来者超越,“梅花”们并不总是在聚光灯下,她们愿变红花成绿叶,热心地替师妹们搭“梯”——这种“梅花品格”,最受人们赞赏,也是小百花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今天的绍兴小百花,已形成了以20余位国家一二级演员为核心,五代演员同台演出的强大阵容。(浙江日报记者 周荣新 本报记者 叶 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