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的时间虽然还不长,但新闻战线的面貌已经为之一新。这样的变化也让全国的科技工作者们看在眼里、有所触动……记者采访了其中的几位,听他们说说自己眼中的媒体“走转改”。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刘秉华:
“不接地气,写出来的东西再花里胡哨,也是垃圾!”
“我是搞小麦育种的,最喜欢到农村去。你知道吗?在下面的心情不一样!看到农民高兴,我心里也高兴,就觉着自己没有白忙活。其实,你们记者也一样,只有你真正到下面去了,跟农民交朋友,你才能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才能写出好作品!”
刘秉华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今年1月,倾注了刘秉华和他的研究团队多年心血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河南等小麦主产区,很多农民都知道刘秉华,他被当成是老百姓的“宝贝”。
“我觉得记者写报道,很多道理和我们搞农业科研是相通的。我们有些人写出的农业论文很华丽,但没有应用价值,因为他不下去,不知道农民种庄稼需要什么;记者也是,如果整天在文山会海里琢磨文章,不到一线,不接地气,那写出来的东西再花里胡哨,也没魂,也是垃圾!”
在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乡,有刘秉华的“王国”——国家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在那片广袤的小麦育种试验田,刘秉华一年中有好几个月要“蹲”在那儿,和他的小麦“厮守”在一起。
“在农业第一线,才能显出我们农业科学家的价值;在采访的最前沿,记者头上的光环才能真正发光!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来得正是时候!”刘秉华语气恳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
“希望媒体把中国科技界的全貌真实地反映在公众面前。”
电话联系上汪筱林研究员时,他正在去新疆“出野外”的路上。作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时间“出野外”对他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
“我们搞古生物的,一年有大半年都在外面待着,有时候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在很多科研领域,‘出野外’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汪筱林希望新闻媒体能更多地报道工作在一线的科研人员的真实状态。
“记者写稿子,要看主流,哪行哪业都有害群之马,但不能因为个别事件就否定所有科技工作者的贡献。我们非常欢迎负责任的记者来采访,把一线科研人员的生活状态和科研成果告诉大众。但是,我们拒绝那些断章取义、以炒作为目的的采访。”汪筱林说,“我觉得这次新闻媒体‘走转改’活动很好,希望能够坚持下去,把中国科技界的全貌真实地反映在公众面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发展室主任、研究员方创琳:
“科技界需要负责任的媒体,让科技与媒体联姻实现合作双赢。”
对新闻媒体的“走转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发展室主任、研究员方创琳有着不同的感受——就在不久前,有媒体曾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座谈。
“通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双方收获都很大。”方创琳说,“我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也是很多媒体关注的重点报道领域之一。但是,作为研究者,我们传统上一贯比较低调,也没有什么宣传意识。很多研究成果做出来了,公众和决策部门却并不清楚。而另一方面,大众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尤其是科技报道,却由于专业性很强,有时难免失之肤浅与偏颇。这就需要科学家与媒体加强沟通与联系。”
“科技界需要负责任的媒体,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准确地传播出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媒体则需要我们提供科学的声音,落实科学宣传观。”方创琳深有感触地说,“就是在新闻媒体‘走转改’活动中,我们双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对方的需求,让我们坚定了科技与媒体联姻实现合作双赢的信念和决心。”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许世卫:
“看最近的光明日报,感觉有了泥土青草味,这是一种回归!”
“你们光明日报很多老记者,工作作风都非常扎实,那时候采访,和我们一样整天在地头转!”许世卫现在是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谈起新闻战线最近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他快人快语,“看最近的光明日报,感觉有了泥土青草味,和农作物一样,能闻到一股‘清香味’,这是一种回归!”
“如今虽然是信息社会,但在很多基层农村,中央很多好的政策,农民和基层的乡村干部不一定都能理解、吃透精神,存在很多‘最后一公里’的信息脱节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新闻记者到他们身边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工作。”
说到对“走转改”的建议,许世卫也直言不讳:“面还应该更广些,要形成一种机制,而不是一阵风,最后要形成一种固定的工作作风。”
“对年轻记者来说,养成这种工作作风,几十年后回头看,一定受益终身!”许世卫这样鼓励年轻记者们。(本报记者 胡其峰 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