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耿建扩)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河北省文化建设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在省、市补贴资金支持下,全省所有县城都建成了数字影院;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广告创收由2005年的500万元发展到2010年的1.3亿元,全国对农电视频道综合实力排名第一;河北省歌舞剧院推出大型实景演出《人间正道》,演出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79.7%;大厂评剧歌舞团演出遍及全国25个省(区、市),预计今年的演出纯收入将达到150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上半年实现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144%,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可达60亿元……
这一连串喜人成果的背后,是河北省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重要举措:2011年1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同时,省委、省政府共同出台《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出了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十大刚性政策:一是成立河北省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委宣传部。二是加大投入,从今年开始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增加2元,省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从3500万元提高到2亿元。同时,从今年开始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奖励资金,每年1亿元。三是明确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参照省级工业聚集区优惠政策执行。其中设区中心城市的省级聚集区每年可安排2000亩、县域省级聚集区每年安排1000亩用地指标,集中用于区内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制定基层特别是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办法,确保基层文化机构正常运转。五是组建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河北省文化担保公司、河北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落实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六是出台《河北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法》,开展文化企业资产运营日常监管。七是制定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八是明确免费开放的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执行居民用电、水、气的价格,为文化事业单位减轻负担。九是设立河北文化人才奖、河北文化精品奖,建立最高文化荣誉制度。十是将文化建设情况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在考核分值中的比重。
近年来,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自下而上、先易后难,挂图作战、倒逼推进、和谐改革、立足发展”的推进模式,运用“课题式设计、项目式管理、工程式推进、台账式督查、绩效式考核”五式工作法,抓重点、攻难点,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前两年完成了中央确定的改革重点任务,实现了省委提出的“走在全国前列”目标。全省169家出版发行单位、223家电影制片和发行放映单位、92家文艺院团、4家新闻网站全部完成转企改制,省市县1400多家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深入推进。
河北省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不断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2010年,省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比上年增长17.7%,高于同期省级财政增长6.6个百分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省共建成县级宣传文化中心69个、村民中心2.5万个,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13925个。
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河北省文化产业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至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34.8亿元增加到470亿元,年均增速达34.2%,成为全省各类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全省已建设7个国家级、4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石家庄市一不圈地,二不比投入,三不背包袱,用五年时间推动动漫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每年280万元的资金投入,撬起了一个产值达十亿元的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动漫产业发展之路。正在建设中的我国北方最大的动漫衍生产品集散市场和动漫网络交易平台,到2012年将实现年产值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