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联合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组织开展的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9月10日揭晓。石利颖、左相平、刘佳芬、李吉林、张金波、金展鹏、周小燕、贺红岩、莫振高、桂贤娣等10位教师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推出这些优秀教师的报道,以飨读者。
清晨,把教室收拾停当,石利颖总会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看着孩子们晃动的小身影由远及近,像只小鸟扑到自己怀里。
不时地,她又关注着那些已在屋里自由活动的孩子。
从“小石老师”到“石妈妈”,18年了,依然是每天要面对孩子,从教育到生活,从吃饭到睡觉,唯一不同是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对孩子、对工作有了一些新的体悟。称谓变化了,孩子们也一路长大,她也成为一名孩子们离不了的好老师。
而她的璇儿常常会不解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不能只有我这么一个孩子呢?”
爱,智慧
她是年轻的。
当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荣誉连在一起,人们就会越发觉得她太年轻了。
她一直是笑的。
每每讲述孩子们的故事,就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孩子带给她的竟有如此多的快乐。
年轻,是因为她有一颗体谅孩子的心。“千万不要让他(她)一天就坐在小板凳上。”她理解孩子,也喜欢看到孩子们享受自由。
“想做什么,一定要给老师说。”在她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成长需求。她力求营造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释放天性、愉快成长。作为母亲,她像妈妈一样关爱着孩子;作为老师,她需要拥有爱的智慧,更着眼于孩子的发展。
看到孩子摔倒时,她会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之后送上微笑与拥抱;小朋友间争吵,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自我解决,使他们逐渐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受。
“你不知道吗?石老师的眼睛能看到我们在家里的样子,石老师的耳朵能听到我们在家里的声音。”在孩子眼里,石老师爱着他们,而且还有着神奇的魔法。
家访、沟通,她逐一了解孩子,获知他们在家里的情况。
“我昨天听到一个小朋友在念报纸,而且,念得还挺顺的。”面对腼腆内向、不爱表现的孩子,她试着与小女孩交流。
“真的呀。”孩子扑哧一声乐了。
“我特别想让你在家里也会想着石老师。回去的时候,你对着窗户喊‘石老师,我想你了’好吗?”
“你真能听见?”那一天,小女孩就像小尾巴似的跟在石老师身后。
“我有一个秘密,就只告诉你:数学区又添了一个特别好玩的玩具,你要不要玩玩?”常常游离在集体之外的孩子往往有很多独特的兴趣与想法,她总会留心观察他们,在满足孩子有益的个性需求的同时,用更加丰富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参与,让他们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逐渐走进集体之中。
这就是幼儿园老师与其他老师的不同:没有那么多的学科分类,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但却要懂得爱,有一颗能深入洞察孩子内心世界的敏感的心。
爱,包容
哪个班中淘气的孩子多,大家就会认定这个班应该由石利颖带,甚至一些在其他班老师拿他没办法的孩子,也会转到她的班上,她从未拒绝过。
在她的班中曾有一个令很多老师感到头疼的小朋友,很难与人相处,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影响班级正常秩序。于是,石利颖主动了解、接纳他,发现他的优势,因势利导;当他情绪波动、大发脾气时,就有意转移小伙伴们的注意力,使其自然冷静;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建议教育的有效策略……慢慢地,在石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学会了如何与同伴交往,学会了关心他人。
当戴上红领巾拿着三好学生奖状的孩子重回幼儿园看望自己时,石利颖的眼眶噙满泪花,她享受着职业幸福与快乐。
“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爱我,才能让他们愿意朝着教师的期望前进。”石利颖用真诚与热情感动着家长,用关爱与真情滋润着幼儿。
爱,探究
对石利颖来说,2009年是难忘的、充满收获的。那一年,她获得了北京市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全能特等奖第一名,并作为全国模范教师的代表站在国庆六十周年观礼台上参加了国庆盛典。
“五幼的研究氛围影响着每个人,我就是在这种强大的研究力量的推动下,慢慢由一名学习型教师发展为研究型教师的。”石利颖动情地说,“当一个个沉于心头的问题经过研究变得越发清晰时,那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刻。”
自小就喜欢讲故事、朗诵诗歌的石利颖,工作以后更是陶醉于自己讲故事、说儿歌时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耐心的倾听、幸福的小脸。基于自身的兴趣,她在语言领域一直不懈钻研、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今天,你读书了吗?”“好书推荐” “图书馆里有什么”……她着重打造阅读游戏区,投放丰富多样的书籍与材料,给孩子们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引领幼儿走进图书、理解故事、感悟内涵;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环节,积极地为孩子们提供看、说、读、演的机会……
看着孩子们随意地趴在草坪上、坐在摇摇马上尽情享受阳光,翻阅图画书,她知道,这将是陪伴孩子们一生最好的习惯。
“这是老天所赐予的工作。”一天的工作是辛苦的,回家后还要备课、学习,剩下休息与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就不多了。但是,当那些上了小学、中学的孩子回来看她时,看着他们已经成熟的面容,说起他们在儿时的回忆,她就感到这多幸福啊!
本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