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中,如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同心协力,求实创新,不断开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新局面。
切实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
浙江省民营经济一直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活力,与此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步成为企业劳动关系的主流意识,劳资利益共同体正在形成。
工资问题是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职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核心问题。工资集体协商已成为浙江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一个核心内容,全省已签订区域性工资协议3398份,覆盖企业6万多家,行业性工资协议217家,覆盖企业9289家。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纳入了“平安浙江”的考核体系,创建模式正在形成,创建活动正在分级分类分层进行。这对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维护劳动者在劳动报酬上的博弈权、实现劳动关系的协调具有重大意义。
与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经济大省,拥有千万职工队伍。“十一五”期间,辽宁终于摆脱了“东北现象”的困扰,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辽宁省委、省政府更加注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形成全省上下合力推进的工作新局面。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辽宁省始终把职工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职工群众。2006年以来,全省开发公益性岗位25.6万个,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36万人,累计实现实名制就业585.7万人,解决19.3万户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问题,使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递减,2008降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目前为3.7%。
截至2010年底,辽宁省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04.4万人,其中,在岗职工参保人数达到961.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08.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26.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30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达到17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93万人。辽宁省已经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职工当家做主和成长成才
青岛港2010年港口吞吐量完成3.5亿吨,居世界第7位;集装箱完成120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9位。这个百年老港,屹立在世界港口前列的奥秘,就是让职工当家做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企发展成功之路。
青岛港凡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决策,都事先征求工会和职工的意见,逐步形成并坚持了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四级厂务公开、民主恳谈问答会、职工满意度调查等20项民主管理制度。每个基层队专门设置“民主公开栏”,按月张榜公示“目标任务、收入分配、安全生产、人事管理、政策制度、福利待遇、劳动保护、考勤、奖罚、物品使用”十项内容,确保公开透明,接受职工监督。为了让干部不懈怠,青岛港从1996年开始实施民主评议领导干部。青岛港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都被置于职工代表的监督之下。(本报记者 王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