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5日 星期四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60年 惊涛骇浪中挽救57145个生命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5日 12版)
    直升机正在救助渔民
    2006年5月20日,获救的越南渔民感谢中国救捞人员。
    2005年12月4日,“东海救169”轮等成功救助23名遇险人员。
    2006年2月28日,“华财”轮在台湾海峡救助韩国籍货轮“MV CHUN YEON”16名船员。
    “南海救131”轮救助“粤陆丰61088”号渔船。
    2007年8月17日救生员照顾越南患病渔民。

        2011年8月24日,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会在上海召开。这个拥有80多年历史的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会第一次在亚洲举行。第一次选择亚洲,第一次选择中国,足以印证中国救捞的不凡实力。

        2011年,恰逢中国救捞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救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风暴潮头,彰显英雄本色;惊涛骇浪,炼我赤胆忠心。”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救捞人“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为救捞事业前赴后继,与时间争速度,与狂风争力量,与恶浪争高低,把生死置之度外,把青春年华奉献救捞事业,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海上救生抢险和沉船打捞的壮丽诗篇。

     60年,用生命换来的生命

        57145个生命成功获救

        4114 艘中外船舶转危为安

        1744 艘沉船重见天日

        2006年8月4日,5000吨运沙船“富华1号”在秦皇岛附近海域作业时突然翻沉,一对夫妻被困在翻扣船中。

        有着30年潜水经历、参加过无数次紧急救援的救捞潜水员祖旭峰在水下搜寻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在船舶机舱中发现了遇险人员。祖旭峰一边向指挥组报告情况,一边安慰他们说:“我们一定会将你们安全救出,我会在这里一直陪伴着你们,直到你们全部获救,我再出去!”

        水下救助本身就存在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供气管随时都有被割破的危险,船舶也存在发生沉没或翻转的可能……由于救助设备有限,祖旭峰摘下自己的呼吸器为遇险人员戴上,由另一名潜水员将两名遇险人员分别救出,自己最后一个出舱。事后,有人问祖旭峰,在生死关头,把自己的呼吸器交给别人时在想什么?他说:“当时什么也没想,这就是我的工作,救助工作本来就是这样。”在生死救助的行动中,祖旭峰和他的同事们向世人印证了“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一中国救捞人恪守的诺言。祖旭峰也因此荣获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特别勇敢奖状。

        祖旭峰,只是中国救捞人的一个缩影——

        2005年12月,渔船“辽瓦渔25048”与一艘货轮相撞而翻扣于海面。北海救助局救助船长王伟指挥全体船员与救助直升机、应急救助队员密切配合,将被困十多个小时的4名遇险人员成功救出,创造了在倒扣船底开洞救生的奇迹。

        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队长潘伟更是创造了中国救捞的新纪录——自2005年以来,潘伟先后驾机385架次,在惊涛骇涛、急难险重中挽救了375名遇险人员的生命!2006年,他驾机在海上奋战7个小时,夺回“新宝1”号货轮14名遇险船员的生命;2007年,他克服重重困难,亲自驾机成功解救了2名困在180米烟囱顶部的施工人员;2010年,他率机组在辽宁丹东灾区苦战三天,历尽艰险,出动直升机20余架次,成功救助包括一名待产孕妇在内的39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陈刚是救捞系统中一名普通的救生员,“对于海上救生员来说,消耗体力的不仅是反反复复地救人,有时冰冷的海水也会让人失去力气。”他说,救生员有时要跳到冰冷的海水中去搜救遇险人员,有时在接近零度的海水中一泡就是1个小时,等回到飞机里已经冻得浑身哆嗦了……然而,救生员们却依然执着地爱着这个行当——有位救生员形容:狂风恶浪就好比大海在跳华尔兹;有位救助船船长说他喜欢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注定要风雨兼程……

        正是这支令人敬佩的队伍创造了中国救捞的奇迹——尤其是2003年救捞体制改革的八年来,救捞系统形成了救助队伍、打捞队伍、飞行队伍“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承担了人命救助、财产救助、环境救助“三位一体”的岗位职责,创造了救捞史上的新纪录——

        中国救捞成立60年来,救助打捞人员在生死线上挽救了57145名遇险人员的生命;在惊涛骇浪中奋力使4114艘中外籍船舶转危为安;在复杂多变的恶劣水域中攻坚克难,使1744艘沉没船舶重见天日。

     60年,用温暖传递的力量

        汶川地震执行救援任务36起

        运送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225人次

        运送救灾物资13.9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

        中国救捞作为国家唯一一支专业海上救助打捞队伍,在第一时间派出四架救助直升机实施救援。

        5月21日,当B-7125机组飞抵巴蜀电站进行搜救时,一个艰巨的任务摆在机组人员的面前:两名幸存者被困峡谷丛林深处,被困地点三面环山。

        B-7125机组立即掉转机头,绕过千疮百孔的山峰,潜入险要的峡谷中进行搜寻,终于在峡谷的尽头发现了两名被困人员。这是一个仅有30米宽的峡谷,幸存者被困在峡谷尽头的一棵大树上。对于旋翼直径长达18米的EC225来说,即使能够顺方向飞入谷底,面对前面的大山,直升机也无法转弯,更无法救人。

        飞!退着飞!紧挨着缝隙,背对着峡谷,倒退着飞进去,B-7125救助机组紧急协商决定。这意味着飞行员完全看不到救助目标,只能根据绞车手的口令操纵直升机,这不仅极大地考验着飞行员的驾驶技术,更考验着整个机组的默契程度,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机长高广沉住气,将直升机一点一点往后退,并巧妙地躲过了树林,将直升机稳稳地悬停在树林的空隙中。

        由于峡谷深处非常狭窄,直升机无法继续下降,只能停在离大树45米的高空实施救助,这比通常约15米的救助高度要高出3倍,是一个从来没有尝试过的距离,因为绳索放得越长就越难于控制,一旦救生员碰到一侧的山体或绳索被树枝缠住,后果将不堪设想。绞索被徐徐地放下,四周随时可能发生塌方,每个人都屏住呼吸,两分钟后,救生员接近了幸存者,10分钟后,救生员将两名幸存者顺利救上直升机,被救者是一对夫妻。

        据了解,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救捞系统15天内执行救援任务36起,救助运送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225人次,运送救灾物资13.9吨。

        同样是急难险重,受热带风暴“帕布”的影响,广东省湛江市曾遭遇两百年一遇的暴雨袭击,当时约4560名群众被洪水围困。

        70多岁下肢瘫痪的李盛隆老师和他收养的4个孤儿被围在洪水蔓延的屋里。4个不到10岁的孩子只能奋力将老师托到屋顶,洪水不断上涨,眼看着就要没过房顶。危急时刻,救助直升机上的救生员从天而降。机舱摄像记录下催人泪下的一幕:4个孤儿谁都不肯先上飞机。救生员坚定地说:“你们放心吧,一定把你们和你们的老师都救上来!”从孩子们感激的目光中,可以感受到国家救助制度带给遭遇危险人们的温暖。

        在这次救助行动中,救助直升机在气象条件十分恶劣的条件下,连续3次起飞,为灾区空投900公斤赈灾物资……

        2011年5月,救捞系统“东海救113”轮(“湄洲岛号”)作为新中国成立62年来大陆政府派遣的第一艘公务船访问宝岛台湾,先后访问台中、高雄、花莲、基隆4个港口,接待台湾各类团体嘉宾及民众5000余人。

        花莲一家饭馆的老板特地为“东海救113”轮送来一条重达66公斤的当地特产鳗波鱼,表达他对大陆海上救助人员的敬佩之情。

     60年,用真诚铸起的友谊

        南海大救援356名越南渔民成功获救

        西沙、南沙大救援1022名中外籍渔民获救

        巴拿马、德国、伊朗、韩国等885艘外籍船舶获救

        2006年5月19日,越南政府紧急向中国政府求救:32艘越南籍渔船,载着356名渔民,在南海北部海域遭遇台风,被困渔船已经在海上漂流了一个星期。中国海上搜救力量紧急出动。

        彭建波,中国最先进的搜救船——“南海救111”轮船长。此时的“南海救111”距离渔船遇险海域尚有200多海里,并且台风“珍珠”正在南海肆虐,渔船遇险海域正位于台风中心移动的路径上!据预报,该海域最大风力11级,浪高9米以上。接到命令后,“南海救111”紧急起航。当时海面已刮起9至10级大风,恶浪滔天。

        在航行途中,有些回港避风的船舶看到“南海救111”的航向与台风的移动方向一致,向最危险的海区航行,出于关心,纷纷通过VHF(甚高频)提醒:“南海救111,你轮航向是不是搞错了,你轮前方正是台风中心。”此时,“南海救111”轮值班二副邓春和坚定地回答:“谢谢您的关心,我轮航向没错,我轮正奉命前往台风中心附近海区执行救助任务。”对方莫不感动地回复:“你们真是辛苦了,祝你们好运!”

        台风刚袭击过的海面波浪滔天,能见度极差。海面最大风力达到11级以上,在9米巨浪的拍击下,船舶横摇35度以上。在巨浪中高速前进的“南海救111”,时而整个船头像完全插入海里似的,时而巨浪完全挡住了视线,舱室里的物品虽经绑扎加固,但仍经受不住船舶剧烈摇摆而一片散乱,船上26名船员,一边忍着呕吐一边坚守岗位。

        20日8时,终于发现了船号为“DNA90189”的越南渔船。

        所有的船员兴奋起来。32名衣衫褴褛的渔民和8具遇难渔民的遗体挤在这艘残破的小船上,遇险渔民惊魂未定。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惊恐地躲在渔船的角落里。

        看到救助船,渔民们争先恐后地站起来,不停地用力挥手。幸运的是,船上正好有一个会讲粤语的渔民。他说,他们已经在海上漂流了很久,燃油、食品都已消耗殆尽,好几天滴水未进。船员们立即为渔船补给了燃油、淡水、食物和药品。得到救援的渔民们无法用语言表示感谢,很多人已是泪流满面。“看着劫后余生的越南渔民安全地驶向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家乡,我们无比欣慰,连日来的疲惫也一扫而光。”彭建波说。

        当救助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时,5月22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致电我国,就中方及时救助遭受台风“珍珠”袭击的越南渔民表示感谢。

        生命救援,情义无界。

        2007年11月22日,受热带风暴“海贝思”影响,西沙、南沙几十艘中外渔船和上千名渔民被困,情况十分危急。3艘救助船舶、1架救助直升机赶赴西沙、南沙救援,8天时间里共救援中国渔船52艘、中外籍渔民1022名,其中越南渔民7名,菲律宾渔民29名。

        面对灾难,没有比死里逃生更大的欢喜,没有比舍生忘死更大的付出,没有比长跪不起更大的感激!

        据了解,目前海上运输承担了国家对外贸易量近90%的运输任务,海上运输安全的挑战将长期存在。

        风平浪静之时,是他们在远方保驾护航;惊涛骇浪之中,是他们托起生命的希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