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9日 星期五

    尊重生命 安全第一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9日 01版)

        7月25日,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内,“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最后一名获救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正在接受治疗观察。早晨,小伊伊在半睡中,误以为护士是妈妈,“妈妈,你去哪里了?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护士在病床边,紧紧地抱着小伊伊,泪水从眼角默默滑落。

        在事故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一个个原本健康的生命瞬间被吞噬,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被撕破。包括小伊伊的父母在内,“7·23”甬温线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192人受伤。事故酿成的悲剧,留给生者的是伤心、痛心、遗憾、惋惜,还有那久久难以愈合的伤疤。

        让我们感到一丝欣慰的是,两岁多的项炜伊成为了这次事故中最后一名获救者。小伊伊的获救,是一个奇迹。因为在之前的营救中,生命探测仪已经显示“没有生命迹象”。然而,负责搜救的特警队员并没有放弃。“生命至上,不抛弃,不放弃”正是特警队员心中那种尽职负责、生命至上的理念,让他们坚持到最后。当一个濒危的小生命在已经被毁损严重的车厢内又被发现时,这种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意识和行动,最终被证明是无比珍贵的。这样的行动,在一场事故灾难中,放射出了一束耀眼的光芒,如此的美丽。在挽救生命的时刻,正是需要有这样的坚定和这样的执著,正是需要用这样的勇气和这样的毅力,去打开生的大门。

        在“7·23”事故发生后,这样的意识、这样的行为,还在英雄们中间涌动。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师王蕾在动车事故中受伤,被救出没多久,便返回医院参加救治其他伤员的行动。7月23日晚开始,温州便凝聚起了最温暖的力量。24日凌晨2时,27岁的小伙子徐展正用药棉按着手肘处的针眼走出温州市中心血站。为了献血,他排了近5个小时的队……这就是生命至上释放出的召唤力量。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一封家书》向爸妈报告平安,《常回家看看》惦记爸妈的平安。在日常生活中,平安是人们最大的祈愿。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生命是如此脆弱,需要精心的呵护。无视安全,无异于无视生命的存在。

        “7·23”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在近几年来每一次灾害事故发生后,总书记和总理强调最多的是——救人。这种对生命的重视和爱护,流露出了对人民的深切关爱之情。一个和人民血肉相连的党,在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救人的呼号铿锵有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有关地区和部门、公安民警、消防部队、武警和解放军官兵、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救援。一场生死大营救迅即展开。

        当事故发生时,我们以捍卫生命的名义,用最大的力量去挽救同胞。然而,在痛定之后,我们最期望的是避免事故的发生。毕竟生命是宝贵的,任何时候的挽救和补偿,都显得为时太晚。未雨绸缪、避免事故的发生,才是最应该做的,才是捍卫生命、尊重生命、生命至上的根基。

        近一段时期以来,安全生产事故频发。7月14日8时50分左右,福建武夷山市的武夷山公馆大桥北端发生垮塌事故,一辆旅游大巴坠落桥下,造成1人死亡、22人受伤;7月18日大连胜利路附近正在施工的一条隧道发生坍塌事故,12名施工人员被困;7月22日凌晨,山东威海客车在行驶至河南信阳明港段时发生火灾,41人遇难;7月2日发生在广西来宾合山煤业公司八矿樟村井的事故造成3人死亡、19人被困;7月6日18时许,山东省枣庄防备煤矿井下突然着火,28名矿工被困井下……

        安全,安全,生命临危,一次次揪痛人心!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加强安全管理,是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必须时刻紧绷之弦。搞建设、谋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可持续的理念,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生命高于一切。

        对待安全问题,重在防范风险。在安全问题上,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危险。迷信设备、过分依赖,心存侥幸、忽略危险,不负责任、拒绝警示,粗心、大意、麻痹,必然招致事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安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时刻,无一例外,都须牢牢把住安全关。以尊重生命的名义确保安全,全社会都要牢记教训,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让我们牢记生命至上的呼唤。

        本报记者 张俊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