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

    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江苏昆山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纪实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5日   10 版)

        6月21日,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大中华区代表罗伯特和该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部主任麦克斯来到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与硅湖国际合作部老师协商制定新学期“中新班”课程计划,为硅湖学子顺利进入奥克兰商学院留学“搭桥铺路”。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史宝凤认为,民办高职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国际化氛围中接受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技能和多元文化,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拓宽国际化视野

        “母校的中新合作项目,能让我们这些民办高职的学生,有机会去国外接受先进的教育、感受不同的文化,与其他同类院校相比,我们更具就业竞争力。”2008年,硅湖建校十周年之际,已在新西兰无线电设备公司工作的唐艾旎,专程回国,代表众多在国外的硅湖学子对母校表示感激之情。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的所在地昆山,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受上海经济圈辐射,开放型经济发达,外资企业高度密集。史宝凤认为,紧贴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硅湖必须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与国际接轨、能适应外资企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2002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安吉利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AIS)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首批招生130名。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部外事处主任周珊向记者介绍,AIS是新西兰最大的、具有多种学位授予权的国际化商学院,硅湖与该校合办的国际商务和旅游管理项目,在江苏省首批复核通过的基础上,于2006年12月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又在2010年3月15日,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首批延长批复,成为江苏省唯一获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延长批复的民办高职院校。

        截至目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中新合作班近200名学生中,有120余名选择到奥克兰商学院留学,都获得了AIS颁发的学士学位。其中,25%左右的学生移民新西兰创业,约25%的学生选择继续在新西兰或赴澳洲攻读硕士学位,而其他学子毕业回国后,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无缝对接中外课程

        在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设施先进的多媒体教室里,周珊正在用学院专门开发的教材《语言词汇手册》给中新班学生上课。明年将赴AIS留学的学生盛丹青表示,全四册难度适宜的单词,配以真实的照片和声音,“不但能满足日常交流的需要,而且延伸了很多学术英语单词,为衔接AIS的课程打下了基础。”

        周珊告诉记者,中新合作班培养的是既精通专业又熟悉国际惯例的高端管理或技能型人才,但民办高职学生英语底子差,在硅湖完成大专课程后,能否顺利进行AIS的本科课程学习并如期毕业,关键在于两校之间的课程衔接。

        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把中新班划为“特区”单独管理,从全院选拔专业扎实、英语功底好的优秀教师负责教学,聘请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教授英语口语、听说等课程,并每年更换外教,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英语口音和习惯用语。

        在专业课衔接上,引入了AIS原版专业核心课程,每学期邀请AIS专业课教师来硅湖授课或进行密集培训。并签订了《中外合作专业教学质量保证条款》,设立了教学督导室,定期召开教学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各门课程的评价,把学生的意见作为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外课程的无缝对接,造就了硅湖学子扎实的语言和专业功底。2010年6月,一个来自AIS的喜讯飞到了硅湖学院,学院中新班11名留学生有半数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毕业论文得到老师和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其中张小琴、赵媛媛和叶婧三位同学的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并且被录用在导师阿里博士即将出版的学术论著中。

        穿越中西文化“围墙”

        提起AIS语言专家托尼,他的一个身份是学生的语言外教,另一个身份就是中新文化“大使”。为让学生提前了解中新文化差异,他专门创建了中新班英语博客,内容涉及新西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日常生活、校园动态等,日点击率过千,成为中新班学生与AIS老师交流互动的平台和桥梁。

        除了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外教和学院中新班教师,还经常利用英语沙龙、英语角、硅湖之夜等,为硅湖学子开启中新文化“碰撞”之门。

        同时,学院每年派出教师到国外访学交流。教师们不但带回了合作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把国外的历史、商业、风俗等文化渗透、融合到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跨国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而在新西兰,AIS也为中新班学生碰到的“文化冲突”完美“备案”。校园全职学生辅导员与学生用英语交谈,帮助学生安排、规划课程并提供生活咨询;课余时间的各种活动,让学生更多感受到新西兰的美好风光、人文历史和新鲜文化。此外,还为他们安排不同的寄宿家庭,让中新班学生与当地人在共同生活中体验当地风俗人情和生活习惯。

        硅湖中新班创办近10年来,培养了一批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中新合作班留学生纪佳蕾,从入校一年级开始,就经常浏览班级博客和相关网站,逐渐熟悉、喜欢上了新西兰文化,在顺利完成AIS的本科课程后,取得了新西兰永久居留资格。她和另三位硅湖校友在梅西大学硕士毕业后,在新西兰生物科技公司担任营销经理助理。(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李 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