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17岁的高中生蓝亭傲雪在网上迷上了一部系列纪录片——《共产党人》。这部片子仿佛有种魔力,让他欲罢不能,每天都得上网看上两三集。这不仅让他与父辈有了共同话题,而且也让他成为同学们中博学的“党史专家”。
“这些共产党人身上有一种力量让我激动与向往。”他说,“这部纪录片还让我认识到,党史的背后并不像教科书上那么干巴,有那么多故事很吸引人。”
据统计,在对这部片子的收看狂潮中,青少年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其实,参与摄制此片的主创人员——新华社音视频部电视节目中心的编导们,基本上也都是80后出生的青年人。那么,这批年轻编导到底为党史纪录片赋予了哪些时尚元素与当代理念,引发了包括蓝亭傲雪等90后在内的观众对党史片的新一轮痴迷呢?
一曲充满青春气息的浩然长歌
【镜头】
(1935年6月18日,接到枪决通知的瞿秋白一路哼唱着俄文版《国际歌》,这首歌因为他的翻译在中国大地上被无数追寻自由的人传唱着。
终于,他停下脚步,环顾四周。
长汀的六月,是南方最美的季节,长空万里,草长莺飞。
他说:“此地甚好。”)
“这样的画面,这样的语言,让我感到一种久违的震撼。”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担任高管的郑强这样说。
中国电视纪录片委员会名誉会长陈汉元认为:“这套系列片集中表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很鲜活也很接近老百姓。尤其是解说词文学性特别强,像诗歌像散文,相当地抒情,有温度,有高度,非常感人。”
2010年7月,《共产党人》立项伊始,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就向主创团队提出,新华社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创出精品力作。于是,在邀请了多名党史专家参与撰稿,保证了史实表述权威性和真实性的同时,主创人员又统一了思想,要打造党史片的新概念、新手法,为中国共产党谱写一曲充满青春气息的浩然长歌。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历程是灿烂星河,那么共产党员就是其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新华社副总编辑兼音视频部主任吴锦才指出,“本片的重点是写人,写人的信仰、理想、情怀,写人的性格、情操、气质,这是与以往党史片所不同的一个新的角度。”
《共产党人》的总制片人赵鹏介绍,这部百集纪录片中,刻画最多的其实是一些普通党员,像陈延年、杨闇公、于化虎、李白、邱光华……“这样一群人,这样一些经历,是整个民族的财富。我们有责任把他们的人生传递给全社会,而不是让他们淹没无痕。”
耗时一年,编导们呕心沥血打造出的这部时尚而又厚重的电视纪录片,受到各方肯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指出,此片立意高远、意义重大,融真实性、权威性、故事性、艺术性为一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在遵循史实的严肃性的情况下,片中随处可见年轻编导们对党史充满青春气息的个性表达。比如,在讲述完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后,一般的党史片会用一段高扬主旋律的解说来进行总结。而编导常琳却这样处理——
“许多在这天出生的婴儿,不约而同地起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卫星’。”画面中,一群可爱的孩子正在跳舞。背景音乐,则是欢快的童声合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我们要让人们看到,政治性很强的党史片也可以很优美、很好看。”常琳的同事董海红这样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智锋认为,这部系列纪录片,富有时代感,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能使青年学生坐下来,静心把片子好好看完,是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教育载体。
那些从镜头中看不到的故事
【镜头】
(“朱镕基总理和克林顿通话的时候我是在旁边的,朱总理态度很坚决,我看你不要再谈了,要谈到北京去谈。”“当时朱镕基总理说,你们谈了那么多年都没谈成,我来谈谈难道就不行了吗?”“在中南海,江泽民主席说,这是一个解决中国入世的好时机,你们要好好把握。江主席用英文跟我说的。”……
党史片《拥护世界》中,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侃侃而谈,首次披露了中国入世的很多关键性细节,为中国共产党的影像历史增添了生动的一笔。)
中国入世谈判,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是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如果不采访到他们,这集关于入世的党史片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完满的。
但是,通过正式渠道发采访函预约采访,对这些大忙人来说,是很难顺利得到答复的。为了采访到石广生,编导孙杰可谓绞尽脑汁。比如,偶然得知新华社一位老记者的侄女嫁给了石广生的侄子。她立马把这位前辈发动起来,让他打电话给侄女婿请其帮忙联系采访……
采访龙永图的过程更为艰难。经过无数次被拒绝和改期后,终于有一次对方很确定地答应了采访请求。此时,经过半年多的知识准备和梳理,孙杰对整个片子的思路、切入点已经做到心中有数。看似成功在即,一通不约而至的电话,再次取消了采访。挫败,委屈,失望,眼泪汹涌而来,孙杰在办公室里嚎啕大哭……
拍摄过程中,观众看不到的、让编导们五味杂陈的故事还有很多。为到白公馆现场介绍当年狱中革命者手工制作五星红旗的故事,腿病严重的87岁的幸存者郭德贤在两位编导搀扶下,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挪完白公馆前那段几百米长、需要步行的路程。
拍摄党史片第三集《血泪山河》时,年逾90旬的抗战老兵王永生,不顾身戴心脏起博器,接受了编导们的采访。采访进行到一半,老人的脸色就开始变得青紫,但是依然认真地按照编导的要求走位、讲话,没有丝毫怨言。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虽然在公开播出的镜头中无法呈现,但是每一个细节都深深铭刻在了年轻编导的心中,敦促他们不断去思考、去探究,这些共产党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追求什么。
“不管怎么说,能有对象可以采访,总还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编导张维维说。在拍摄《杨根思》这个人物时,张维维无奈地发现,这位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是个“三无人员”:一,他是孤儿,没结过婚,没有亲人可以采访;二,在他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之前,战场上的人已经全部牺牲,没有战友可以采访;三,他没有任何的影像资料可供借用。
拐弯抹角,张维维还真联系到一位当年杨根思所在营的指导员,只是没见面就已得知他因病有语言和肢体上的障碍,恐怕不能正常地进行交流。
没想到,老人提前用了一天时间,写好4行字。歪歪扭扭的字迹,说清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他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后,我和营里几个人去小高地寻找他的遗物均未找到。杨根思,永垂不朽!”虽然有这张字条,老人似乎还是有许多话要说,又说不出来,急得拿头直撞沙发,边撞边艰难地吐出一个个字词:“英雄!英雄!永垂不朽!”
这一刻,一向在同事中以坚强、凌厉作风著称的张维维,泪水夺眶而出。拍摄结束后她和摄像两个人是哭着离开的,停也停不下来。
“我能感觉到创作人员充满激情、饱含感情,在结构上、在细节上推敲得很有力量。”从事过多年时政报道的光明日报高级编辑韩秀琪看了片子后说,“我认为这基于主创人员对党史的深刻理解。片子的背后,肯定下了苦工夫。”
为什么历史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
【镜头】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39岁的共产党人吉鸿昌慷慨地写下了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临刑前,吉鸿昌跟妻子讲,你一定要坚强,你比我有福,我为之奋斗向往的那个社会,我看不见了,但是你能看见,你将来一定能看到我们过上好生活,看到我们中国富强的那一天。)
“在革命最低潮的时候,共产党人革命必胜的信念是何等坚定!”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指出,“这部纪录片传递了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仰,它可以使有信仰的人坚定自己的理想,而那些左右摇摆的人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正是有了这些共产党人的无悔付出,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他们与我,是这样的息息相关。”22岁的北京大学学生李强这样说。
每集12分钟的《共产党人》,短小精悍,平易近人,让人在轻松欣赏中感到心灵的震撼。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页面上,很多网友写下了相同的观后感:“看到这些共产党人,我脑海中一直回旋着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如果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那这种特殊材料就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共产党人》执行总编导魏振央和马宝军这样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你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如何去理解那些功未成名未就的普通共产党人。”这是年轻的编导们的共同感受。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轻人接到任务后,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平均下来每个人都用了两到三个月去看相关的文件、书籍、资料和音像制品。”编导高尚说,“现在每个人积攒的党史资料都至少有半米多高。”
一年时间下来,编导们都成了党史研究专家。他们说,从这些共产党人身上,你会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必然取得胜利,为什么历史必然会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些共产党人的忠诚和信念,支撑了这个民族的胜利。这些共产党人身上的理性和智慧,决定了历史必然会选择中国共产党。”
一年的拍摄过程,也是青年编导们不断厘清思想,不断坚定信念的过程。摄制过程中,他们在不断追问:走过连天的烽火,到底什么没有被更改?走过时代的巨变,到底什么最永恒?
答案或许就在片中。沧海桑田的变幻中,无数共产党人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名与利的考验。在岁月的洗礼中,他们无力抗拒际遇跌宕、年华老去,但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块地方被坚守,从来未曾改变,那就是——
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对祖国的爱。
本报记者 罗 旭
链 接
《共产党人》简介
由90集人物片和10集党史文献片组成的《共产党人》,是在中央文献研究室指导下,由新华社音视频部电视节目中心与10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摄制完成的。该片除已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文频道播出外,现正在全国300余家电视台和新浪网、新华网、奇艺网上连续播映,新华手机视讯电视台也向手机用户播发了此片。
这部纪录片不仅荣获了国家广电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第五届纪录中国优秀纪录片一等奖,而且已由北京新华音像电子出版社发行光盘,并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重点音像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