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云旦坐在西藏人民会堂侧门口的台阶上,一口一口抽着烟,等待着进场。
这天晚上,他和乡亲们将为观众上演一出根据自己亲人的故事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农奴泪》。
白玛云旦,这位曾经当过农奴,只上过两年学的老人,是这部九幕话剧的主创之一。农奴、村民、话剧主创的身份集中在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身上。
从农奴到乡党委书记
(1948—1959)
出拉萨沿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160公里就是藏民族和藏文化的发祥地——山南地区的乃东县。公元前2世纪,藏族的先民在这里建起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并开垦了第一块农田索当。千百年的繁衍生息,到西藏和平解放前,这里有大大小小二三十个庄园,白玛云旦出生的茶如庄园便是其中之一。
白玛云旦的父亲是茶如庄园的朗生(藏语意为“私奴”,即家里养的奴隶),一辈子累弯了腰,不挨皮鞭已是幸运,每个月最多能得到40斤的青稞。而这40斤青稞要养活包括白玛在内的7个子女。旧日西藏,一边是农奴主高大华丽的楼房,堆满酥油和糌粑的仓库,一边是农奴们居住的破烂不堪的低棚矮洞,有的农奴不得不住在牛圈马圈里,农奴的后代出生即为奴,其悲惨的生存状态是无法改变的。白玛云旦的祖辈,就这样世世代代地活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了,共产党来了。1959年,民主改革的阳光首先照耀这片土地,一夜间,白玛云旦像做梦,一切都变了:克松庄园变成了克松村;全家分到了10亩土地,自己破天荒地成为了土地、房屋的主人;22岁担任克松村革委会副主任,40岁担任昌珠乡副乡长,46岁担任颇章乡党委书记;房子25年翻新3次,如今5口人住房13间,通水通电通煤气……
白玛云旦见证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目睹过、听说过父母的苦难。但他是幸运的,他不但做了自己的主人,而且还和村民们一起做了克松村的主人。
知识改变命运
(1960—2008)
“种地也得有知识!”上世纪60年代,白玛云旦夫妇就有了这样的意识,他们坚持四个女儿都在镇上读完小学。小女儿卓玛曲宗从小爱唱爱跳,1990年,15岁的她穿了姐姐的藏袍跑到民间艺术团面试,爱唱爱跳的个性,让从未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卓玛曲宗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白玛云旦的两个外孙都叫索朗扎西,意为福气吉祥。从1985年起,西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三包”和助学金制度,农牧民的孩子上小学和初中,国家负担吃、住和学习费用。索朗扎西们就这样从昌珠完全小学毕业后,就读乃东三中,最后又考上大学,都在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读英语专业。
大索朗扎西是白玛云旦家第一个大学生。2007年,他考上了一个远离家乡的大学,他想换个环境学好普通话,跟其他省市、其他民族的同学融洽地交往;就读英语专业,是因为索朗想懂得更多的人和事,走得更远……到现在他还记得上大学之前外公说的话:“知识对人的一辈子很重要,目光要放长远。”
2009年,小索朗扎西跟随哥哥的足迹,成为咸阳西藏民族学院的学生。从进大学的那天,他就决定毕业回藏当一名教师,他就读的专业是小学教育。小索朗扎西热爱音乐、喜欢篮球,生性活泼。上初中时,身边有同学辍学,外出打工,这让他也有些心痒,老师“多上一天学就会多懂一些道理”的教诲把他留在了教室,同时这也让他感到教师工作的重要和神圣。
一家三代的报答
(2009—今)
2009年,白玛云旦和村里其他十几位差不多年纪的老人聚在一起,筹划重排话剧《农奴泪》。《农奴泪》描述的是民主改革前,克松庄园农奴赤来多吉一家不堪忍受农奴主的压迫,奋起反抗,却遭到农奴主的疯狂镇压,后在人民解放军的带领下,打倒农奴主,最后分到土地和牲畜,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这出话剧在上世纪60年代曾在村里排演过,当时白玛老人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时隔多年,重排重演《农奴泪》,他是想让更多的人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今天,这出话剧在西藏人民会堂正式演出,向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献礼,向党的90岁生日献礼,这是白玛云旦和乡亲们对党的报答。
白玛云旦的二女儿吉宗在剧中扮演一名解放军,舞台上的她英姿飒爽。“以前,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奴隶。和平解放后,村子实行民主改革,爸爸妈妈用分到的10亩地养活了我们四个女儿。今天,我能种地,也能到拉萨打工,甚至登上了西藏人民会堂的舞台。”对生活的满足溢于言表,吉宗将内心的感动和感激融在表演中,这是吉宗的报答。
小女儿卓玛曲宗上过2011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她和同伴演出的《欢歌起舞》还荣获了当年春晚歌舞类节目特别奖。卓玛曲宗觉得很幸福:作为演员,她可以代表西藏的农牧民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面向全世界演出;作为女儿,父母晚年生活衣食无忧、安定健康,卓玛曲宗很开心;作为母亲,卓玛曲宗欣慰于女儿有条件受到更全面的教育……卓玛曲宗心里明白幸福的生活源于何处,她热爱工作,每两个星期下乡一次,让山区的农牧民感受幸福,这是卓玛曲宗的报答。
经过四年的学习,大索朗扎西选择到西藏东部的昌都师范学校当一名英语教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心愿,这是大索朗扎西的报答。
每个学期,小索朗扎西都要乘坐36个小时的火车回到自己的家乡。看到家乡的风景,看到家乡的变化,更坚定了他将来回西藏扎根基础教育的决心,这是小索朗扎西的报答……(本报记者 刘 茜 周 华 特约记者 冯 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