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1日 星期二

    文学创作的精神资源

    作者:武歆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1日 08版)

        通过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有陕北延安的“定点深入生活”,我清醒地认识到,红色精神和红色传统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

        今天,我们还能发现这些红色资源光辉的历史作用和巨大的现实意义。红色资源中所蕴涵的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完美的代表。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见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精神源泉。

        红色资源中有很多优良的革命传统,比如民族献身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等等。支撑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始终屹立不倒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今天,我们依然需要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归根到底还是文化与精神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开始努力地寻找一条解决的途径——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红色精神。

        在文学创作中,我们应该保持和继承蕴含着民族气节与民族风骨的红色资源,也要在文学创作中,对未来的价值体系,提供更加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同时也要求我们与当下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找到与当代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沟通交流的心灵渠道。

        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红色资源,是作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作家应该不断地自觉地深入到红色老区,这既是一个感受红色文化、寻求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革命教育、心灵得到洗礼、提升思想境界的过程。因为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不仅是文学创作的资源,而且更是作家取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