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近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今年联合国确定的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主题是什么?
贾治邦:今年联合国确定的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这深刻揭示了森林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林木与荒漠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积极保护和恢复林木及荒漠植被,有效消除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带来的灾害,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维护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生态根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由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或两者共同作用所引起的。长期以来,人们盲目扩大耕地面积、过度放牧和滥采滥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引发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沙尘暴肆虐等自然灾害,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大心腹之患。
记者: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贾治邦:2010年公布的全国第四次沙化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呈现出四个重要变化:一是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一个中等县的国土面积由沙化土地变为非沙化土地。二是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减轻。与2004年比,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加3.47万平方公里,中度、重度、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分别减少1.69万平方公里、6800平方公里、2.34万平方公里。轻度沙化土地面积增加2.73万平方公里,中度、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分别减少9906平方公里、1.04万平方公里、1.56万平方公里。三是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到2009年的17.63%。5年间,固定沙地增加3271平方公里,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植物多样性增加。四是重点治理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内蒙古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及河北省张家口、承德等五个盟(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2001年的56.4升至2009年的71.2。
记者: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还存在什么问题?
贾治邦: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仍然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威胁着国土生态安全,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阻碍着沙区脱贫致富步伐,影响着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进程中必须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深刻认识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艰巨性,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必须深刻认识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复杂性,坚持综合防治的道路。
本报记者 郑北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