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02日 星期四

    石中有真意

    车 凤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02日   12 版)
    ▲牛克思用福建寿山杜陵石雕刻的《紫云仙阁》,宽69厘米,高39厘米。

        石头,原本是很不起眼的东西,它默然依附于大地,朴素而平实。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盖房造楼、修桥补路时才会想到它、用到它。然而,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寄情山水和景物的习惯,对于这一群体来说,一直有着深刻久远的石头情结,正所谓“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

        从春秋时期开始,孔子就把道德美融入观赏玉石的最高审美境界。他将“君子”比德于玉,以玉喻人,“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把玉石之美与人性之美相溶相化,由物质美转化成为人的精神美。屈原也是一位奇石爱好者。据记载,他的帽子上嵌着“明月宝璐”,衣服上佩着“昆仑玉英”,所乘之车是玉石做的轮子,随身带的干粮是用玉石磨的精粉,甚至于,直到最后他纵身跃进汩罗江时也是抱石投江。此外,楚国还出现了一名叫卞和的奇石收藏家。他把荆山脚下采到的“落凤石”献给了楚王,这块石头最后被雕琢成了著名的“和氏璧”,创下了世界最高的连城价值,并引发出《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后来,这一珍宝被130多位帝王收藏1600余年,创造了收藏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我国的玉玺和印章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用于制印的彩石主要有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大名石”。田黄石是我国的特产,为寿山石中的珍品,因发现于稻田中又呈现出美丽的黄色而得名。具有细、洁、润、腻、温、凝等“六德”,是彩石(印石)中的佼佼者和杰出代表,向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誉。到了清代,田黄石还被爱石的乾隆皇帝封为“石帝”,放于天坛上祭天,由此可见皇帝大人对它的喜爱和膜拜。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爱石之人是曹雪芹,他曾有一首名为《题自画石》的诗是这样写的:“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因为对石头的情思,他把贾宝玉的身世和石头紧密相联,通过曹雪芹这首诗,我们能够十分清晰地理解他迷恋、热爱石头的原因。从人文情感上看,石头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相比,它亘古不变,贯穿永恒,所以人们也经常把海枯和石烂连在一起。曹雪芹之所以把主人公定名为“假宝玉”,正是因为在他心中更加珍视石头一样天真、自然、蓬勃的原始生命状态。

        或者,所谓天人合一,不仅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精神体验,也是欣赏者能够参悟的高级境界。发自内心爱石头的人,并不会以石头的货币价值为标杆,而是必然把石头赋予人格色彩,相信每一块石头的灵性。笔者曾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走进了国石(北京)艺术馆,小小的门内却别有洞天,仿佛让人一下子与外面繁华的尘世隔绝开来。浸在袅袅梵乐声中,置身静穆庄严也略带神秘的国石世界,观者心中立时生发出一种清凉脱俗之意。这里既有一人多高的观音翡翠像,也有拇指大小的精美绝伦的印章。漫步在馆内,不禁想起白居易在《青石》一诗写道的———“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很明显,这位石头的“知音”要做代言人替石头说话。

        除了白居易,和石头亲切沟通的还有一位叫道生的法师。传说东晋时这位法师因为坚持“众生皆有佛性”,不容于寺庙,被众人逐出。回到南方,他住到虎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众石头讲《涅盘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点头示意。围观者将这一奇迹传扬开去,不久拜他为师的人越来越多。这虽是故事,却不难表明,在古人心中,石头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冰冷无情的象征。林语堂先生在其《生活的艺术》中写到的:“石头是伟大的,坚固的,而且具有永久性,它是静默的,不可移动的,像大英雄那样,具有性格上的力量,它们像隐居的学者那样,是独立的,出尘超俗的……” 

        事实上,同样的人或事物,常常因为观者心境和眼光的不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山坡上开满了鲜花,在牛羊的眼中那只是饲料。”在功利主义者的眼中,任何事物被评价的标准首先是商业价值,所以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石疯狂,我们盼望能有更多的人是出于对石中真意的理解和眷恋。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