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5日 星期三

    在服务社会中育人

    作者:方 言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5日 16版)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责任。如何育人,则是一道教育界必须回答好的大题目。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生活于社会中,工作于社会中,成长于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密交融,社会就是人成长的环境和土壤。所以,育人的第一课堂和最后的检验,都自然应该放置于社会之中。在社会中育人,是教育必然的选择。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如何把学生放置到社会之中,有效地锻炼学生了解社会、学习社会、服务社会、融入社会,这是学校社会育人理念的必要环节,也是对学校社会育人理念的考验。

        当今的学生,包括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是知之甚少的。即便有所了解,也至多是不全面的了解,或者说是隔着纱幔的想象。怎么把学生浸入社会,为学生和社会搭建一座交互的桥梁,是学校育人的关键。

        “歆语工程”,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北京外语大学是国内外语教育的最高学府,就其学科的国际化程度来看,似乎与中国社会有些许的距离,也还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学校没有以此为接口,走在阳春白雪的发展道路上自我欣赏,而是扎扎实实地把外语教育与地方基层的基础教育中的外语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基层课堂,走近基层教师,走近地方中小学生。北外的学子,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中国基层的社会现实、教育现实,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教学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语言文化的教学和思考能力。既帮助了地方基层外语教学,又在服务社会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教学、交流、思考、提升能力,一举而数得,不愧为教书育人的有效良方。尤其是持之有年,坚持有道,令人叹服。

        立足社会,结合学科优长,,在服务社会中提高学科实力,的确是高校应该选择的育人良途,也是实在有效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