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13岁的“五道杠”“天才”少年在网络迅速蹿红,他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已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现任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对此,网上掀起讨论热潮,推崇、惊叹者有之,怀疑、讥讽者不少,其中不乏过多的想象和过激的语言。笔者认为,无论是赞还是弹,都应言之有度,如若偏离讨论本身应有的理性分析和包容态度,就是一种误读。
作为赞成者,不能动辄就称少年为“天才”,对所谓的“天才”式培养模式不宜过度宣扬。尽管“五道杠”少年在文章发表等方面都较同龄人更为突出,但在一个应试至上、文风日下和荣誉泛滥的社会,由此便冠以“天才”之名未免尚早。刻意把一个少年拔高到“天才”的虚位上,极可能对其本人造成心理负担,制约其成长。即便此位少年是名副其实的天才,天才化的培养模式也不值得推广,毕竟,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是由绝大多数智商一般的人构成的。如若赋予孩子过多的天才式期待,甚至让孩子一味模仿和追赶所谓天才少年,则会残忍地扼杀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最后没造就一批天才,倒是痛失一批人才。
作为反对者,对少年的“另类”化言行举止不应刻意嘲讽,更不可无端诋毁。对一个13岁的少年,就其所作所为的解读应多点包容和关爱,少点看客心理和挖苦心态。尽管少年的荣誉多得令人咋舌,但不要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就质疑其获得荣誉的正当性,仅凭想象力就把社会中的歪风邪气加之于少年是不负责任的。尽管少年博文的措辞和文风有人不喜欢,但不喜欢也不能全盘否定少年的志向,更不能进行人身攻击,这是一种言语上的霸权主义,是一种只顾自我快感却忽略他人个性的狭隘解读。尽管少年的慈善之举在当今社会十分少见,但是不能因为难以相信就拒绝相信,这是对为善者的一种亵渎,更有可能摧毁一个少年对人的信任和对爱的付出。
其实,“天才”少年事件为我们理性对待荣誉、反思培育模式提供了一个契机。有意义的探讨和有深度的解读既不能盲目地戴高帽,又要学会宽容和尊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让当事人在讨论中健康成长,让中国教育在对话中更为多样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