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台”到“新台”的搬迁
4月30日晚,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文艺晚会《春风颂》在安徽广电新中心上演。电视剧《新安家族》主题歌、“江淮情”创作歌曲《选择》和《崛起的江淮》,尽展安徽广电坚持原创结出的硕果;而这个新落成的3600平方米“亚洲第一大”演播厅,更彰显安徽广电发展的实力。
天鹅湖畔,盘踞卧龙——“龙”形设计的安徽广电中心占地273亩,有76个演播厅,一期工程投资超20亿元,55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雄踞全国省级卫视之首。“有资金实力的省市,可能没有这样大的土地;而有土地的省市,可能又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安徽新广电中心与安徽广电这些年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江淮情、中国心,立足安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本着差异化竞争,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张苏洲如是说。
张苏洲相信,安徽新广电中心这个新平台必将带动节目制作、舞美、播出效果的提升,让安徽广电的节目和栏目制作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几年前论证安徽新广电中心建设方案时,一些同志有顾虑,张苏洲力排众议,他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产业,其实伴随土地的增值,投资是增值的。”今年在这个舞台上首次尝试的安徽春晚就一炮打响,收视率增长29.8%,居全国地方台之首。
从“播出”到“制播”的转变
2010年9月—11月,安徽广播电视台制作的《新安家族》、《山间铃响马帮来》、《一一向前冲》、《政协主席》等4部电视剧连续在央视一套、八套播出,被业界称为出现了电视剧“安徽井喷”现象。
紧接着,2010年12月31日,安徽广播电视台举行“国剧盛典”,盘点一年优秀电视剧,400多位电视剧明星齐聚盛典现场。也正是这一天,这一活动,使得中国近90%的电视剧组停工,20多个剧组完整“搬”到现场做宣传……
这一切,足以见得安徽台对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足以见得安徽台“电视剧”路线的成功,更表明安徽广播电视台已成功实现张苏洲在2007年底提出的战略转变——“从电视剧播放大台向制播大台转变”。
对于自制电视剧的甄选标准,安徽台已在多年的“实战”中,有了自己独特的眼光和魄力:当其他台盲目跟风、追逐市场热点时,张苏洲说:“安徽是文化大省,我们的自制剧一定要有江淮情,是代表徽文化的精品力作。”
安徽台制作的电视剧《新安家族》集结了安徽的文化精英,编剧、导演、作曲等都是安徽人,写出了徽商的儒者风范和商道气魄。其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网上点击率直线上升。
从“电视”到“融媒体”的延伸
电视剧,安徽台走到了全国前列;新媒体,安徽台也没有落后。有人担心网络的兴起会流失电视观众,安徽电视台尝试着让电视和互联网既互相侵入,又一起互动,乃至出现竞争到融合的趋势。
安徽卫视同时段全国收视冠军栏目《超级新闻场》,栏目起初因为大量解读、重构源自网络的生动信息而引发电视观众的强烈兴趣,当栏目形成鲜明风格、拥趸众多以后,又迅速成为各大视频网站竞相追逐的热点节目,反向进入互联网,每天都有极高的点击率——网络不仅没有导致电视观众的流失,反而每每借力于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获得电视热播、网络追逐、收视率和影响力俱佳的超值收效。
可以“打开电视看电影”,也可以“打开网络看电视”,张苏洲预言道。为了向更广泛的网络用户传播电视内容,不让电视观众因网络而流失,安徽广播电视台已与新浪、搜狐、腾讯、悠视四大门户网站进行深度视频合作。由安徽卫视主办、新浪网网络主办的《2010国剧盛典》,在前期评选、嘉宾邀请、流程设计和过程互动等方面,充分考虑内容与形式的电视和网络的“双向开放”,也取得了“双赢”。
从“安徽”到“世界”的迈进
中国科技大学一个教授出现在安徽新闻联播上,没想到当晚这个教授就收到了几个美国学生打来的电话,说在电视上看到他了——这是安徽国际频道落地美国的结果。
安徽台虽然在安徽,但却是全国的安徽台,是世界的安徽台。
安徽卫视现已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100%、县级以上城市95%的覆盖,并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落地入网,覆盖人口突破10亿,位居省级卫视第一,并被评为“TV地标”(2010)“首届中国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第一名”。
近年来,安徽广播电视台还走出国门,在海外建有13个外宣窗口阵地,全年通过7个电视海外播出窗口向北美、欧洲、亚洲、澳洲等地播出电视节目18100分钟。
2009年3月,安徽国际频道开播,覆盖美国、加拿大,2010年底,又在欧洲、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落地。安徽电视台还先后在欧洲、美洲、澳洲等地成功举办了15届中国安徽电视周,介绍了安徽优越的发展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展现了发展变化中的中国新形象。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李陈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