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2日 星期六

    团结互助是我们的价值观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2日 01版)

        本报4月1日头版头条刊登的故事朴实如生活本身——河北农大一群毕业生,15年来默默帮助病逝同学的父母。15年,15张汇款单,56封信,细细读来,其中饱含的同窗之谊、仁爱之心令人动情,蕴含的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中华民族美德令人敬佩。它是我们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生活的变故往往令人猝不及防。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像李维贺老人那样的丧子之痛,无疑是深重的创伤和打击。危难时刻,是那一群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他们不是亲人,却许下重重的诺言;他们并不富裕,却始终承担责任。他们身上鲜明地体现了富于爱心、信守诺言的个人品质,也体现了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民族美德。“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正是这种兼爱精神,抚平了社会的一个“伤口”,延续了十多年的真情传递,不断绵延。

        尤为可贵的是,在李维贺老人的这个故事里,那群好心人付出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资助,更有精神上的嘘寒问暖。56封书信里,那一声“爸爸、妈妈”,那一种惦记,那一些祝福,就像心灵的创伤药,让老人渡过人生的难关,鼓起生活的勇气。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一份份贴心的慰问,李维贺老两口不知还要遭受多少困苦的折磨。这种精神上的“扶危济困”,表面上看只是一些再简单不过的家常话,但实际上,它们却有一种非同一般的抚慰力量,能够起到物质支持难以起到的功效。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北农大毕业生的所作所为,更全面地展现了“扶危济困”的内涵与意义,更深刻地展现了传统美德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我们的约定没有期限,老人在世一天,我们就管一天。”真情故事还在继续。在这个两代人的故事中,“扶危济困”似乎只有点点滴滴的问候和关心,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场面,但恰是在这种平平淡淡之中,真情关爱的涓涓细流长流不断、滋润心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