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情况比较复杂,近2600种期刊分布在四大板块:社科院、社联及其下属单位,高等院校及其科研机构,中央及地方党政部门和专业研究机构,新闻、出版机构。由于管理体制不同、改革阶段不同、身份属性不同、工资待遇不同,因此对这些期刊的改革不宜一刀切,而要充分调研,精心设计,分类改革。我认为,对社科学术期刊的改革应分为三部分:一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学术期刊,包括一些基础学科、前沿学科,继续实行事业体制。二是公信力差、影响力小的综合性、专业性期刊,要转为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三是对学术质量差、经营水平低、靠收取版面费生存的期刊,要实行退出机制。
高校学报有1300多家,占据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半壁江山。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存在的问题,都具有典型性。因此抓住高校学报改革的突破口,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随着报刊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管理部门和学报界有识之士也在探索改革。目前存在三种改革模式:第一种是将学报和学术期刊并入学校出版社,一起转制。有的学校不再提供办刊经费,而由期刊或出版社自负盈亏。第二种是以专业期刊为龙头成立杂志社,集中管理学校所有刊物,以刊养刊,多种经营。第三种是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20家期刊主编提出的“名刊工程”专业化发展方案,即“联合创办数字化专业期刊”的设想。具体做法是:成立联合编辑部,对纸本综合性学报拟发表的文章进行同步数字化、专业化重组,在主要一级学科联合打造“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通过中国知网进行传播。首批推出系列专业期刊10本: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哲学学报》、《历史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学报》、《传播学报》,统一封面和版式设计。我看好“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美好前景,也真诚希望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给予大力支持,将其纳入“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办成国际一流水平、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我国自主品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