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2日 星期六

    加强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作者:袁 军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2日 07版)
    培养更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争夺国际话语权,发出中国声音,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资料图片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日益密切。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各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日益增多。但是,应当看到,这些涉华报道多元、复杂,其中一些混淆是非的报道有损中国形象,需要警惕。在此情势下,加快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使我们更好地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紧迫任务

        当今世界正逢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希望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信息的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甚,越来越活跃和复杂。在这一国际形势下,如何赢得话语权,占领舆论制高点,发出中国声音,阐述中国立场,确保在激烈的国际舆论交锋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随着传播科技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信息科技实力优势,形成新的“媒介霸权”——“互联网霸权”,这给我国国际传播带来新的挑战;同时这一现实也为我国国际传播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扩大国际受众有效覆盖、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渠道和方式。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顺应媒介融合趋势,改造传统媒体资源,抢占全球新兴媒体阵地,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必然追求。

        当前全球传媒业生态环境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建设世界一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成为我国媒体的重要使命。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媒体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媒体的国际地位有所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机构纷纷进行“战略转型”,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海外阵地建设,参与国际媒体市场竞争,力争在世界传媒格局变革中抢占先机,打破“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但是,应当看到,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传播形势,加快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最为关键。而高标准、多元化的人才需求,也为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经验总结

        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中国传媒大学的实践经验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借鉴。

        一是以“坚守国家立场,发出中国声音”作为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思想政治和国情教育,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多年来,中国传媒大学以“坚持党性原则,树立喉舌意识、导向意识”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根本,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的建设中,以“坚守国家立场,发出中国声音”作为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引导学生自觉成为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和中国形象的塑造者。还通过“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部长国情教育讲座”、“业界名家当代媒介前沿问题系列讲座”、“驻外主流媒体记者系列讲座”等教学和培养环节,强化学生爱国情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二是依托“小综合”的学科优势,“新闻、艺术、技术”三位一体、交叉融合,以国际性、复合型为培养目标,以多语种选拔、多渠道学习、双导师制和国际化教学平台为主要手段,强化学生国际传播专业能力的培养。

        外语能力、新闻业务能力、国际问题观察与研判能力是国际传播人才的三种基本能力,也是形成其他高端能力的基础和关键。中国传媒大学具有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新闻、艺术、技术三位一体,加上近30个语种的外语优势,为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

        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建设中,中国传媒大学面向全校硕士研究生,实行多语种、多专业背景选拔。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互动式的师生交流;实施模块化课程设计;配备双导师;利用国际化教学平台,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运用每晚外语训练、每周主题班会等“全天候”培养方式,致力于专业培养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能力训练与班级管理相结合,营造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育人氛围。

        三是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坚持“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特色育人理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渠道”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依托校园媒体平台和中央主要外宣媒体,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的同学利用学校“中传电视台”制作英语新闻节目NEWS BATONG LINE(新闻八通线),强化训练新闻业务技能与现场报道能力;利用“电视与新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开通3G现场连线报道系统,结合专业课程开展命题训练,且由专业教师定期点评;推荐学生在中央六大主要外宣媒体实习;推荐学生利用小学期到我国主流媒体驻外机构见习,使其置身于西方本土环境中了解国外传媒生态,实践国际新闻报道;推荐学生参与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选拔,赴我国主流媒体驻外机构进行实习。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正是有了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充分实践,中国传媒大学为我国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但是我们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与现实需要仍然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做出努力。

        一是要充分认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和关键。中央领导同志把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归纳为“三个迫切需要”,即宣传我国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发展理念,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迫切需要。作为国家重要的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将不辱使命,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紧紧围绕国家外交战略和外宣工作大局,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地继续培养和输送一大批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

        二是要全校一盘棋,统筹优质资源,全方位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适应国际传播人才高标准、多元化的需求,中国传媒大学将坚持和深化“交叉复合培养”思路,优化各种复合型资源,不断探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思路、新方法。在进一步办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的同时,加强英语(国际新闻方向)、国际新闻第二学士学位,以及国际传播、国际新闻博士、硕士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建设,形成全校统筹,多层次、多专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格局。按照国际传播人才“复合性”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在传统“复合型专业”(国际新闻、录音艺术、媒体创意、数字媒体艺术等)的基础上,着重推进跨层次、跨专业的“专业复合型”培养模式,在本科、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双学位(辅修)等实行“前专业背景型”、“后专业背景型”的交叉与复合,或实行本硕、硕博连读。

        三是要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力求更加契合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规律。国际传播人才应当打牢“五个根底”,即新闻业务根底、新媒体业务根底、各方面知识根底、外语根底、国际知识和国际视野的根底。我们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外语”和“国际”比重,强化学生外语能力训练,拓宽国际视野,营造国际化环境和氛围;实现培养方式和途径的开放性,多渠道、开放式地选拔和培养国际传播人才。

        四是要建设好国家“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培养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建立国家“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在国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战略中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办学50多年来,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尤其是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专业特色,为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中国传媒大学建立国家“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必将有力地推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国家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