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7日 星期日

    最是一年春光好

    ——山西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光明日报 》( 2011年03月27日   01 版)

        近日,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等16家单位正式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是山西省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近200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成功转企改制;11个市、119个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实现“三局合一”,统一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资金总额突破5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4年年均增速达21%……在转型跨越的发展道路上,山西文化建设一路劲跑,春潮涌动。 

        改革解放了文化艺术生产力

        改革越深入,成效越显著。年出书规模由不到2000种增加到4000种,从转为企业前每年5亿元的增幅到2010年总资产、销售收入双双猛增10亿元,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借助2009年底的转企改制一举发力,主要指标比2006年成立时翻了一番,跑出了“弯道超车”的发展速度。41项版权输出实现顺差,并从东南亚拓展到了欧美国家,晋版品牌的社科文史、少儿和教育类图书在市场上成了金字招牌。 

        成绩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机制创新,运用市场机制敲掉了处级出版社的大锅饭,真正按照企业经营指标来考核。业绩好的加大政策扶持,优先配置资源,业绩差的黄牌警告,直至摘帽。分类管理不仅打破了成员单位之间的大锅饭,也打破单位员工之间的大锅饭,员工收入最大差距达到数十倍。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发展,哪里有突破哪里就有繁荣。山西广播电视台局台分离后,广告收入由不到4亿元升至6亿元。太原龙城电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去年实现票房4200万元,是前年的2.4倍,真正实现了“早改早受益,早改早发展”。

        改革激发了文化工作者创造力

        影片《赵氏孤儿》实现票房1.8亿元;大型说唱剧《解放》突破130场,观众达30余万人次;舞剧《千手观音》在国家大剧院首演……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造力,继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电视剧《乔家大院》、《走西口》之后,一批具有鲜明山西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又掀起了一股“晋风晋韵”。 

        这一切都得益于文艺院团改革的积极推进和文艺精品战略的实施。 

        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山西省积极研究制定国有文艺院团总体改革实施意见和县级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指导意见,山西省歌舞剧院、曲艺团、晋剧院、话剧院、京剧院等5个院团正在积极组建省演艺集团。

        县一级文艺院团积极探索市场化改革的新路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太原市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清徐县贯中艺术团、临县道情剧团、新绛县蒲剧团、绛州鼓乐艺术团、平鲁区晋剧艺术团、高平市文工团等单位走在了全省的前面,创造了名人带团、股份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异地办团走市场等很多鲜活的经验。

        特别是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梅花奖获得者胡嫦娥,始终坚持贴近基层,打造精品,公司创办以来,共获得全国性奖项17个,省级奖项25个,市级奖项26个。年演出量由350场增加到1500场以上,年收入达750万元以上,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改革积聚了文化产业发展力

        改革的目的是发展。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把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列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把文化产业作为全省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文化产业应该成为山西发展的一翼、一轮,更应该成为转型发展的“先头部队”。省里明确提出了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作品展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五大战略”。 

        省长王君亲自担任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组长,深入全省宣传文化系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后,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五个新进展”的具体要求:一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有新进展,二要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新进展,三要在文化精品创作上有新进展,四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有新进展,五要在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上有新进展。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提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一策一业一品一节一剧”的“五个一工程”的战略构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提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23个,文化产品96个,省直部门和市一级文化产业“五个一工程”预计投资近170亿元。 

        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文化发展是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刚刚结束的“十二五”规划暨转型综改试验区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指出,转型综改试验区给山西发展带来了空间的机遇、项目的机遇、开放的机遇、政策的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形成与试验区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新政策和新优势,为全省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省长王君也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实现由人文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型和跨越。 

        领导给力,改革生力,一大批资金向文化产业聚集。据统计,去年,山西各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资达4亿元以上。政府资金的投入引导了数十倍民间资金、银行贷款投向文化旅游业。晋城兰花集团投资5亿元开发王莽岭景区、阳城县皇城村投资3.3亿元开发相府景区。截至2010年1月底,晋城市各界投入文化旅游业的资金达23.5亿元。去年9月,临汾市举办了文化产业项目招商会,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得到银行和社会资本的青睐,协议引进资金29.05亿元。省文化厅积极与银行合作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首家合作单位,省工商银行拟向省内文化企业及相关企业提供文化产业发展资金100亿元。 

        “最是一年春光好,绝胜烟柳满皇都。”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优势、文化经济优势,时不我待,春光无限。目前,山西省委、省政府正在着力推动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山西广电传媒集团、山西影视集团、山西广电网络集团、山西演艺集团“五大文化集团”的组建步伐。随着这些集团的成立,山西的文化发展格局将进一步优化,文化市场将进一步拓展。展望“十二五”,山西将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本报特约记者 李建斌 本报记者 杨 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