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人与气候”,这一主题旨在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与人类相生相息的气候,加强应对和防范气候灾害、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促进人与气候和谐发展。
气候与我们息息相关
在纪念世界气象日活动现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介绍说,气候和天气概念不同,气候是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时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因子。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从繁衍生息到衣食住行,从四季更替到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气候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多样的气候直接促成了生物以及自然地貌的多样性,使得人们的饮食不那么单调,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总是熠熠生辉。
我国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季风气候显著,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易受自然灾害、生态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和气候变化,高度重视气候服务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级的气候服务网络,以及气候监测、预测、预警业务系统,气候影响评价、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农业气候资源区划、风能资源详查等专业性气候服务体系也已形成,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社会发布气候信息,传播气候知识。
气候真的变暖了而且变暖在加快
世界气象组织于今年年初确认,2010年全球平均气温是自人类有气温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2010年全球平均气温较1961年至1990年气温平均值偏高0.53℃。截至目前,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十个年份都是在1998年以后出现的。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近100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过去50年的升温速度几乎是过去100年升温速度的2倍。
从不容置疑的事实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气候真的变暖了,而且变暖的速度在加快。这一方面是受到地壳运动、太阳辐射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在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过去100多年间,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使得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不是福音。研究发现,从1978年以来,北极海冰以每10年27%的平均速率在退缩,北极海冰的提前解冻或推迟冻结缩短了某些海洋哺乳动物进食和繁殖的有效时间,这些变化对海豹、海象等构成严重威胁。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岸带红树林损失,使许多地区的海岸带更易遭受海水侵蚀、风暴潮等威胁。冰川和积雪的储水量减少,将影响当今世界1/6以上人口的可用水量。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更是接二连三地肆虐全球,近期,全球经历了巴基斯坦洪水、俄罗斯森林大火、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暴雨等,每一场灾害导致的人员财产损失都触目惊心。
卫生专家指出,随着气候变暖,水旱灾害频发,流行病的传播速度和几率也加大了。蚊蝇等病毒传播媒介挺过了暖冬,扩大了活动范围;霍乱在变暖的海域滋生。
气候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正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正在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减缓气候变化我们能做点什么
“今年世界气象组织将世界气象日活动主题确定为‘人与气候’,目的就在于借助这个契机,让人们再一次审慎思考自己与气候的关系,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再多做一些努力。”许小峰认为,“树立气候保护意识,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需要从每个人做起”。
应对气候变化,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应对气候变暖问题,现在在国际上已形成一致的思路,即遵循人与气候和谐相生的法则,实施减缓和适应两种对策。减缓是通过控制人为原因造成温室气体排放,推迟或避免不利的气候变化发生;而后者是通过改变社会和地区应变能力,减轻或推迟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发生。
在倡导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热潮中,趋利避害,合理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势在必行。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认为,在强有力的减排情景下,即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缩减为现有水平的一半,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将占到全球电力供应量的40%。目前,德国已计划到2020年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实现2040万千瓦风电装机,英国制定了开发720万千瓦海上风电的计划,我国也开始了海上风电开发的试点工作。
同时,来自政府、民间组织、学术机构等各层面、领域和行业的人们都开始行动起来,致力于优化人与气候的关系。中国气象局几年来着力开展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推进气候业务能力建设,对气候资源进行详查和评估,积极呼吁气候变化立法工作,努力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科学支撑,可谓成效显著。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气象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气象部门以提高气候服务能力为核心,努力提高气象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促进开发利用好气候资源,努力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
另外,气象部门还不断推进气象科普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本报北京3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林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