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湖北文化建设成绩显著、亮点频现。“十二五”开局,湖北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未来五年,湖北文化将全面发力,实现跨越发展。就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本报记者专访了湖北省省长王国生代表,以进一步解读荆楚文化在“十二五”期间的走向。
记者:湖北文化底蕴深厚,荆楚文化是中华文化园里的一朵奇葩。作为湖北新任省长,您认为湖北文化有哪些特色和优势?
王国生:湖北文化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楚天空阔楚山长”,千百年来,湖北这方地处长江中游的沃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恢宏的人文大剧。从炎帝神农的传说,到楚文化的辉煌、三国争霸的壮阔、武昌首义的悲壮,湖北文化璀璨悠久,多姿多彩;从屈原,到王昭君、米芾、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湖北文化名人辈出,群星灿烂;从中国共产党武汉小组的诞生,到“二七”大罢工、黄麻起义、中原突围,湖北革命文化功勋卓著,影响深远。灿烂辉煌的湖北文化,让荆楚大地在中华民族的璀璨星空中独树一帜,带给了湖北人民强烈持久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湖北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探索与实践,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实推进,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湖北群星现象”闪耀全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顺利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湖北省博物馆率先免费开放创全国风气之先,“一镇一站”建设被誉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湖北经验”;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学鄂军”影响广泛,富有荆楚特色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影视作品《洪湖赤卫队》、《南下南下》相继登陆央视;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单位改制上市、文化资源整合重组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形成了报纸期刊、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数字网络、电影放映、影视动漫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10个“百万报刊”被誉为全国报刊业的“湖北现象”,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6年的286亿元跃升至2010年的650亿元。有了这些厚实的“家底”,我们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未来五年实现湖北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记者:在湖北跨越式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如何对文化发展进行定位?“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王国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在湖北这样一个经济还不够发达但文化底蕴深厚的内陆省份,要想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做足文化的文章,充分发挥文化上的优势。面向“十二五”,湖北文化面临“双重使命”,既要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服务,又要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建设要创新思路,着眼于全方位、全社会,充分利用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并用好扩大消费需求的机遇,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推动文化发展。要按照工程化、项目化、具体化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实现湖北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保障。
我们设想,到2015年底,全省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实现“两高于一翻番一提升”的目标,即“十二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生产总值的增幅,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1300亿元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以上。
记者:下一步,湖北省政府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发展目标?
王国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湖北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工作举措,着力推动湖北文化加快发展。
一是加大投入,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省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政投入上要扩大比重,在具体工作上要大力推进,在目标考核中要重点列入。
二是做好规划,着力发展文化产业。按照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湖北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好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成立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搭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推动广电网络、长江出版、知音传媒、江通动画等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工程,重点扶持科技成长型文化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壮大文化市场主体的规模和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是加快进度,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里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切实解决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切实为文化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报记者 夏 静
专家观点
文化发展要着眼内涵
□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郭齐勇
“九省通衢”的湖北,历来就是各种地域文化、各种思潮流派及代表人物的汇集之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首先要在内涵上下功夫,应组织并投入相当的人、财、物力,下苦功夫到民间去搜集、整理并出版、研究湖北地方历史古籍文献与档案文书资料,下苦功夫到民间去探查并真正地保护地方历史遗址,特别是抢救性地保护一些文化遗址。通过文化普查,对湖北的文化底蕴做到心中有数,并有计划地创造性地保护与传承,这里有很大的空间。
湖北省通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手抓,振兴、繁荣地方艺术、图书、博物等公益性文化,做了大量文化惠民的事情。文化体制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应是提升国民的人文素养与精神品位。在信息化时代,发展出更有民族文化根源性的、更有文化价值与道德理念的健康活泼的新文化,超越庸俗,使老百姓的身心获益,引导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应是我们文化发展的着眼点。
文化发展要彰显特色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教授 王泽龙
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与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湖北地区的文化快速发展与高水平的提升,必须进一步明确湖北文化优势,彰显湖北文化特色,打造湖北文化品牌。首先湖北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可以利用九省通衢、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的水资源,做好都市与水乡的水文化文章。其次,湖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围绕荆楚文化,进一步开发历史文化思想宝库与物质形态资源,做好楚文化文章。第三,湖北是我国近代工业发祥地,又具有独特的现代人才优势,利用建设国家两型社会政策,集中精力发展现代高新科技产业与文化产业,做好低碳产业文章。第四,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科技资源突出,利用江汉平原或鄂西生态优势,全面开发农业科技产业,做好绿色农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