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8日 星期二

    像抓经济建设抓民生工程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代表谈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8日 09版)
    覆盖数十万人口的民生项目——安徽淮南采煤沉陷区治理,不仅根本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也拓宽了经济发展的渠道。潘集区泥河镇村民宗学林承包了沉陷区土地整理后的钢架大棚,种植的草莓喜获丰收。本报通讯员 陈斌摄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贯穿着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鲜明主题的《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人大代表的强烈共鸣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9项生活补助类项目保障有力,6项教育培训类项目巩固提升,7项医疗卫生类项目圆满完成,7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类项目全部建成,4项农村文化建设类项目如期完工……去年,安徽的民生工程建设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改善民生,既要不断增加投入,更要倾注一腔真情。”

        记者:您曾经说过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民生工程,请介绍一下安徽民生工程的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的打算。

        张宝顺: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从2007年以来,安徽积极探索以项目化手段发展社会事业,用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大力实施的年度民生工程,由当年的12项扩展到2008年的18项,2009年扩展到28项,到2010年已经是33项,年投入资金由78亿元提高到345亿元,受惠群众由4000多万增加到6000多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充分肯定。民生工程作为惠民工程、和谐工程、发展工程,已成为安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政策平台、一项重大制度安排。

        “十二五”时期安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后发优势日益凸显,面临着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不仅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乘势而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有”要求,坚持“尽力和量力、普惠与特惠、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统一,认真、科学编制好“十二五”民生工程规划,在新的起点上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记者:安徽这几年发展很快,但从财政收入角度看仍然还不是一个富省,请介绍一下安徽民生投入的情况?

        张宝顺:实施民生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加大投入。安徽属于发展中省份,财力还很有限,但我们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工程实施4年来,累计直接投入853亿元,特别是2010年,民生总投入达到109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2.4%,地方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民生。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多措并举,创新投入机制,拓宽投入渠道。一方面,切实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认真编制“民生预算”,新增财力的大部分要用在改善民生上,实现民生资金稳定增长,建立健全保障民生投入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改善民生上来。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多重力量。积极采取以奖代补、贴息、配套、担保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资金投入民生工程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

        记者:在现实中,一些地方还客观存在着群众对民生工程并不满意的问题,安徽怎样避免出现“好事办不好、实事办不实”的问题?

        张宝顺:实施民生工程贵在付出真情。民生无小事,民生最关情。只有带着深厚感情实施民生工程,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才能让群众满意,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始终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诚心诚意地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真正让民生工程深入人心、温暖民心。

        坚持从民所愿,把尊重民意、吸纳民智贯穿于民生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贯彻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从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中找到实施民生工程的着力点,真正把民生工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坚持为民谋利,始终把为民谋利作为实施民生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简化操作程序,提升服务水平,使群众及时方便地享受到惠民政策。坚持由民监督,把政策详细解读给群众,把成效真实展现给群众,引导群众参与、支持、监督民生工程,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防止出现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坑害百姓的“豆腐渣工程”,以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级党委、政府是民生工程的实施主体,肩负的责任重大,必须时刻把民生工程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要坚持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合力共为,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实施民生工程的强大合力。要强化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确保各项民生工程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弘扬务实作风,坚持重实干,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层层加码,力戒形式主义,确保干一项、成一项、群众满意一项,真正把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我们实施民生工程,并不意味着民生工作就这几十项。应当看到,民生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将不断出现,改善民生将是一个持续跟进、动态提升的过程。要坚持统筹协调,把实施民生工程与解决其他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加强事关民生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民生工作科学化水平,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报记者 李陈续

        专家观点

        真情比黄金更可贵

        □ 安徽省社科院院长 陆勤毅

        今年两会,民生话题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第一大事。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有了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这时候投入真情、改善民生就显得更为可贵。

        “投入真情、改善民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投入真情,才能体会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和真情实感,改善民生的措施才能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投入真情、改善民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考量。领导干部发发指示,讲讲道理,动用财政资金办点解危救困的事不难,难的是动真情、办实事,资金用在刀刃上,工作被百姓认可。

        “投入真情,改善民生”,民生工程才能做出成效,事半功倍。用心做事,事必成功;真情为民,民必拥护。我们投入真情把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实到位,老百姓享受的不仅是美好的物质生活,更有愉悦的精神生活。总归一句话:改善民生,真情比黄金更可贵。

        发展重在改善民生

        □ 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吕连生

        自2007年起,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实践证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行不悖,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发展经济的过程,而且是更基础性的工作。安徽的这个思路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尤其具有示范价值。

        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首先要确定符合实际的、与我们相适应的“民生指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因此,当前关注民生问题,最基本的也是最必须要考虑的是,老百姓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问题,要解决百姓的“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饮水难、行路难、就业难”等实际困难。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小、很平常,但都是百姓的难事、愁事、烦心事,只有把这些“小问题”解决好了,把老百姓切身利益解决好了,才能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