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8点,北京地铁5号线车厢内挤满了人。因为从始发站宋家庄上车,“地铁族”杨艺欣总能有个不错的座位,她要坐上35分钟到北城的联合大学上班。而在手机上一边听听音乐,一边看手机报或玩游戏,为这段拥挤的上班路程增添了一些乐趣与轻松。
如今,地铁车厢里翻看报纸的人少了,报纸都搬到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手机上。而说起中国3G产业的发展,不能不提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委员。因为,她是中国3G技术标准的推动者,主持过我国3G、TD-LTE、IMT-Advanced(4G)标准提交、技术试验、产业政策制定等工作。
“现在,中国的3G用户已发展到4700多万户。但是,与全国的移动用户数相比,占比还比较低。有人说中国的3G发展慢了,您怎么看待?”
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曹淑敏委员答得很干脆:“国外在3G方面一般都需要2-3年的网络优化期和市场培育期,与此相比较,我国3G用户的发展速度不仅没有慢,而且还可以说是快了。”
曹淑敏委员表示,3G发展需要一个网络优化期,这是运营商建设与优化网络的过程;3G发展也需要一个培育用户的过程,用户需要考虑有没有新的应用、新的业务、好的终端以及如何选择。“人们之所以会有3G发展慢了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大家对3G发展的期望值比较高。”曹淑敏委员解释说。
记者曾经做过用户调查,当前确实有不少纠结的手机用户,在是保留原来中国移动的手机号,还是换上苹果iphone4手机,用上先进的WCDMA(宽带码多分址)网络之间做着徘徊。尽管有不少用户在称赞着3G网络的便捷和畅快,但是,还有不少人在期待着运营商推出的3G手机更好用,套餐更便宜,应用更有吸引力。“培育期过后,3G在中国何时迎来井喷式发展呢?”记者问。
鉴于对国外的3G发展进行过深入调研,曹淑敏认为,按照发展规律,3G用户在占到移动用户总数的百分之十以后将会出现一个明显、快速的增长阶段。随着3G使用群体渗透率的提升,会使3G用户形成群体效应,从而形成辐射,带动更多的用户加入3G的行列。她说:“我国是2009年年初发放3G牌照的,网络经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正处于用户爆发性增长的前夜,预计,今年年中会进入快速发展期。”
就在3G方兴未艾时,4G在中国的部署又马不停蹄地以超出预想的速度扑面而来。2010年10月,国际电联对各国提交的6项技术标准提案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基本确定LTE-Advanced(包含中国提交的TD-LTE-Advanced)为4G国际标准。如今,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6个城市已开始组织TD-LTE规模技术试验。
“现在2G用户还有相当数量,3G之花还在盛开,此时开始试验4G,早不早?”
面对记者的发问,曹淑敏委员说:“很多人关心3G与4G,甚至5G之间的关系。其实,它们之间恰恰是商用一代、研发一代和规划一代的关系。”她解释道,由于用户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技术的推广也是分阶段的。因此,属于不同阶段的三代技术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在中国并存,互补发展。
放眼全球,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将宽带化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措施。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并将继续是国际竞争的焦点。与TD-SCDMA 3G国际标准化不同,我国参与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和技术研发比较早,因此,在抢占市场制高点,掌握产业话语权方面占有优势。曹淑敏委员坚信,TD-LT的诞生及快速发展是我国由“电信大国”向“电信强国”迈出的又一大步。(本报记者 郭丽君)